2019-12-24 12:18 农业 农村  
2019田家庵年鉴:农业 农村

农业经济管理

  【概况】 田家庵区农村共4个乡镇(史院乡、曹庵镇、安成镇、舜耕镇),48个村(社居委),农业人口8.9万人,农村耕地总面积1.13万余公顷。按照“做精一产”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财政、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逐步完善水、路、渠、林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规模,探索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培育物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动农村经济在产品结构、产业布局、规模效益、发展方式、加工营销等方面转型升级。2018年底,有宋王蓝莓、曹庵草莓、史院“翠绿”蔬菜瓜果等特色农产品产销两旺,建成益园、庞氏、石姚湾、曹咀等特色生态园30余家,益园蓝莓生产基地、生众羊养殖基地、玫瑰园种植基地等特色生产基地10处,王郢米面厂、连氏牧业等市级龙头企业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80余家,家庭农场50余家,农业总产值5.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万元,同比增长8.5%。

  【农经改革】 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总结连岗村农村“三变”改革经验,学习借鉴金寨、毛集改革方法,听取镇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田家庵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2018年在舜耕镇姚北村,安成镇下陈社区、石头埠村,曹庵镇曹庵村、范圩村,史院乡庞岗村、瓦杨村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和“三变”改革试点工作。

  【严防农民负担反弹】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严格实行“五统一”“六严禁”。“五统一”即统一明确监督卡和专用收据格式,统一明确入卡项目,统一筹资筹劳最高限额标准,统一操作程序,统一由区、乡镇农监部门审核,分解登记发放。“六严禁”即严禁超出规定范围向农民筹资筹劳、严禁区乡镇层层下达筹资筹劳、严禁强行要求农民以资代劳、严禁将筹资筹劳统一上解区镇使用、严禁将空白监督卡交付村自行填制、严禁在卡内卡外增项加码。

  严格执行四项制度。涉农所有收费项目通过公示栏、公示牌、明白纸等形式向农民公示,坚持“先公示后收费,不公示不收费”的公示制度。凡违反农民负担法规政策,经区以上农民负担监管部门责令整改而拒不改正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实行责任追究制。

  农民负担督查工作“双向问责制”。农民负担执法检查、督查全覆盖,涉农收费单位和村一个不漏,跟踪督查重点涉农收费单位和重点村,走访农户搜集负担信息,追究责任不到位的负责人。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即集体财务、集体资产和集体资源管理制度。对集体财务建立收入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预决算制度、公开制度;对集体资产建立清查制度,台账制度、评估制度、承包租赁出让制度、经营制度;对集体资源建立登记簿制度、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岗位责任制度。设立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受村(社区)委托承担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指导。

  【农业技术】 小麦机械条播。21世纪初,全区开始推广节本省时增效,减轻劳动强度的机械条播技术。机械条播随机带肥,有利于肥料深施和匀施,提高肥料利用率。机播可进行播量调整,根据地力水平和品种特性,实行定量播种,避免过稀或过密现象,达到合理密植。机械播种成行,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优化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

  水稻旱育稀植。广泛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该项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一般比常规栽培省水50%,省种30%,省秧田50%以上。同时,旱育秧栽后基本没有缓苗期,早生快发,增加水稻穗粒数,单产增加600—900公斤/公顷,增产10%—1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测土、配方、配肥技术,了解耕地地力适合配方,通过肥料企业为农民提高优质配方肥。实现技术全覆盖,施肥建议卡、施肥方案在各村上墙并发放到农户。该项目年节本增效达500万元。

  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西甜瓜嫁接技术。可有效防治枯萎病,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增产幅度达到20%—30%。嫁接西甜瓜可提早上市,既达到增产目的,又增加农民收入。

种植业

  【粮食作物】 2018年,田家庵区粮食播种面积1.4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2%,产量9.57万吨,比上年增长48.2%。

  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提高粮食产能、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方案。以优化结构、提升品质、循环利用为重点,在史院乡尹祠村、曹庵镇庞祠村建设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稻虾共养项目230亩。

  冬小麦。小麦品种逐年变化,高产优质的品种逐渐成为主导品种。主要小麦品种为烟农19、偃展4110、皖麦50、淮麦20、皖麦52、郑麦9023、泛麦5号等。亩产400公斤以上。

  水稻。种植品种选用适宜本地栽培的杂交稻。抗倒伏、抗病的两优系列杂交稻受农民认可。亩产稳定在500多公斤。

  玉米。作为重要的牲畜饲料,种植面积比较稳定。在山南缺水岗地种植,亩产400公斤左右。

  【经济作物】 2018年,油料种植面积886公顷,比上年增长59.1%,产量1509吨,比上年增加30%。推广甘蓝型双低高产、高低双产油菜,品种也逐步改良。华杂4号、皖油14、油研7号、杂选1号、中油119、皖油18、皖油19等亩产达160公斤左右。2018年,蔬菜种植面积1892公顷,比上年减少23%,产量6万吨,比上年增加4.34%。蔬菜分为反季节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沿淮黄心乌、下陶西红柿、石头埠萝卜、史院芹菜等特色蔬菜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设施蔬菜面积逐年增加。截至年底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家,省级蔬菜标准园1家。

  【其它作物】 草莓。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范圩村部分农民引种草莓,经济效益明显,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全镇及周边乡镇。曹庵草莓个大、色艳、味美。除采用钢架大棚、蜜蜂授粉、滴灌等新设施新技术外,全程无公害栽培。草莓亩产达1400公斤,亩产收益达1万多元。

  西瓜。西瓜设施栽培技术成熟,价格较稳定,早春大棚西瓜发展迅速。曹庵西瓜嫁接育苗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曹庵、史院两地的西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成为当地农民创收的重要农科项目。

  桃子。集中在曹庵镇,种植面积3000亩。“中国·淮南桃花草莓节”每年在曹庵镇举行。该镇千亩连片桃园、万亩草莓,集旅游经济及植物园经济为一体的融合发展为观光采摘特色农业。

畜牧业

  【推进畜牧业发展】 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落实扶持政策和畜牧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长年实行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创造畜牧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平台,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进程,推进畜牧产业化,形成以肉牛、生猪、蛋鸡为主导的畜牧产业。

  【畜禽产品生产】 受禁养区搬迁和污染治理影响,截至2018年底,有4家规模畜禽养殖户。生猪存栏1.52万头,出栏3.8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392头;牛存栏529头,出栏933头;羊存栏2492只,出栏4360只;家禽存栏36.58万只,出栏57.54万只;肉类总产量4807.1吨,禽蛋产量2850.98吨。

  【动物疫病防控】 2018年全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强制免疫畜禽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病,畜禽集中免疫率达100%。集中免疫与平时补防相结合的制度,开展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集中免疫活动和高温季节消毒灭源工作,应免畜禽集中免疫率达100%,常年免疫率在98%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5%。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指导申办动物防疫合格证的企业进行动物防疫,建立档案。2018年审办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种畜禽经营许可证4份。开展疫情监测,制定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坚持每月5号上报疫情制度,做到人员、物资、资金到位,确保无疫情发生。强化动物检疫和兽医卫生监督,出动执法人员156人次。疫病调查、信息报送及检测采样,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及其它流行病的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积极为养殖场提供检测服务,正确分析养殖场内的疫情动态及流行趋势,帮助养殖场(户)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畜牧业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宣传和贯彻落实《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畜牧业安全生产活动,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强化对生产投入品的监管。严格兽药、饲料经营条件的审查、验收。严厉查处使用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规范经营秩序。2018年组织开展严厉打击危害肉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百日行动”和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发放宣传材料100多份,举办培训班2次,举报核查5起,全区开展屠宰、肉类制品执法5起,出动执法人员72人次,开展联合执法3次,捣毁私屠滥宰窝点2个,集中打击猪、牛、羊肉品生产经营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安全监管肉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肉品消费安全。

  不定期检查和“瘦肉精”抽样检测。所辖的农贸市场、超市、冷鲜肉专柜、活禽交易市场开展安全用药知识宣传,指导养殖户建立用药台账,科学用药,安全用药,识别假劣兽药,出栏前禁用药等,保证畜产品安全。2018年,专项整治与平时监管相结合,打击“瘦肉精”和违禁添加物,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3次、兽药市场大检查12次、饲料市场检查15次,通过GSP认证的兽药经营企业共6家。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印发宣传资料300份,开展咨询活动12次。

  【整治动物诊疗行业】 落实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动物诊疗市场摸底调查,摸底统计辖区内动物诊疗机构,严格审核申请办理动物诊疗许可证的经营企业,颁发动物诊疗许可证。

水产业

  【发展名特产品】 2018年安成镇、舜耕镇、曹庵镇、史院乡四个乡镇,水产品养殖总产量720吨,养殖面积488公顷。随着市民对水产品的要求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型转变和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大力发展市场适销对路的高效益名特产品。主要进行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系列品种的开发养殖和促成河蟹、克氏原螯虾的产业化开发,养殖生产模式及养殖品种都有较大发展。

  【水产品质量监管】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田家庵区把水产品质量安全,当作保障广大销费者健康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向各生产企业、养殖场点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深入水产品养殖单位及大户、饲料和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农贸市场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在水产品养殖生产中使用违法添加物、经销使用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销售不合格水产品等违禁、违法行为,督促落实水产养殖生产者的主体责任,积极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合理、安全用药。扎实开展渔业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电鱼行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促进全区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林 业

  【林产】 2018年,林业用地3922.04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9.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5.47%,林木绿化率21.15%。2018年,全区林业总产值1.41亿元,其中林木种植和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总产值9170万元,木材加工第二产业总产值1722万元,林业生态服务的第三产业总产值3126万元。

  【造林绿化】 2018年,持续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人工造林1264.3亩,义务植树和四旁植树50万株。

  【森林资源管理】 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规范办理各类林业行政许可,严厉打击涉林盗伐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2018年实施飞防面积7.4万亩,地面防治面积0.5万亩。经专家组实地验收,平均有虫株率0%、平均叶片保存率达到95%以上,有效扼制美国白蛾的蔓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开展森林防火培训邀请市防火指挥部专家讲授防火技术,做好防火机具的检修,添置风力灭火机16台,实行24小时值班和巡查制度,及时通报存在的火灾隐患并限期整改。

  【林长制改革】 推进林长制改革,增强全民责任意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发展“五绿”。出台《田家庵区林长制工作方案》及一系列配套文件,建立区、乡、村三级林长制。乡镇、街道、村(社区)相应出台林长制工作方案。全区共设立区级总林长(含副总林长)5名,区级林长7名,乡镇街道级林长80名,村(居)级林长277名,聘用护林员56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为区林长办、4个乡镇林长办,分别配备1名林长制专职工作人员。出台《田家庵区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成立田家庵区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政府招标采购145个,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制公示牌。制定出台《田家庵区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编制《田家庵区湿地保护规划(2018—2030年)》。通过乡镇申请,农林部门现场查验,网上公示的程序批准建立淮河湿地小区、中央公园湿地小区,全区湿地保护率达到40%以上。

水 利

  【农田水利建设】 2018年更新改造小型泵站3座、引水闸1座,渠道护砌2.06公里,沟河清淤15.15公里,扩挖整治塘坝26口。共涉及安成、舜耕、曹庵、史院三镇一乡治理面积1.26万亩。发放县级村级水管员补助资金,每月每人150元区级配套,共计30人5.4万。

  【水资源管理】 全区用水总量为1.32亿立方米,小于2018年市级对田家庵区1.61亿立方米的控制目标。全区万元GDP用水量为102.33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6.5%。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61.15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5.18%。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2018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四项制度”、严控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指标,完善水资源监控体系、落实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增强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水政监察】 成立田家庵区水政大队,组织人员参加省市培训并参加水政执法考试,考核合格并领取安徽省行政执法(水利)证件。定期检查相关取水设施和台账;巡查辖区内河湖堤防、水库、水闸、灌溉和排涝泵站等水工程及运行管理;严格执法清查未经批准私自取水的非法自备水源井,保障取用水运行安全,用水目标明确,用水计划合理,用水制度完善。

  【防汛抗旱】 防汛抗洪救灾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进行汛前、中、后安全隐患检查和排查,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报给相关责任单位。2018年安全度汛。

  【水源地管理】 落实河长制。建立区镇村三级河湖长体系。设置区级河湖长公示牌9块,乡镇、街道级公示牌9块,村级河湖长公示牌9块。2018年,区级河湖长明查暗访河湖60余次,积极协调解决入河排污口、固体废弃物堆放、非法采砂等问题。乡镇、街道级河湖长巡河巡湖460余次,村级河湖长巡河巡湖1300余次,通过APP处理问题10余件。

  排污口整治。摸排入河排污口16处(规模以上13个),登记、建档入河排污口16个,设立入河排污口标志牌16处。整改销号排污口10个(完善资料5个、区级工程整改完成5个)配合市级工程整改6个。

  黑臭水体整治。3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全面展开,2018年洞化截洪沟、龙王撇洪沟、老龙王沟等3条黑臭水体截污、清淤工程基本完工。

  饮用水源保护地建设。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设置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标牌和警示牌。在取水口附近设置红色浮标,禁止过往船只穿越。实施三水厂、四水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人工隔离围栏防护,进行绿化美化。完成一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区河长办配合市河长办开展禁渔期打击电、毒、炸渔专项行动。打击天然水域内非法捕捞活动。清理围网养鱼,全区围拦网已全部拆除。

  打击非法采砂。截至12月28日,开展联合执法打击行动83次(其中夜间行动60次),日常巡查48次,出动执法船只90艘次,执法人员1253人次,共查获非法采砂船只58艘,拆除、销毁非法采砂设备和机具58台套(其中凿沉14艘、行政处罚2艘,罚款40万元),驱离运砂船49艘,浮吊船9艘。

  水源地的保护。制定违规停泊船舶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展违规停泊船舶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船舶违规停泊行为,规范管理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或不符合港口、岸线,违规停泊的船舶依法开展行政处罚,予以驱离、取缔。打捞、清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的沉船14艘,清理漂浮物、白色垃圾2吨多、渔网1000米。启用无人机巡河,全方位洞察淮河河道及岸线的动态。

  【瓦埠湖行蓄洪区保庄圩供水工程】 瓦埠湖史院乡行蓄洪区保庄圩供水工程全部采用自来水管网延伸形式,解决4个村7920人的饮水安全。

土地经营

  【土地流转】 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农民可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集中流转。鼓励农户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未进行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水面、“四荒”土地、林地以及经整治开发的农村闲置宅基地等,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招标、拍卖、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承包方所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依法流转或融资。农村五保户已经在敬老院供养的,对其承包的土地,集体经济组织与本人协商,收回土地承包权,不同意的不收回。

  【农业产业化】 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石头埠萝卜、下陶西红柿、陈巷腊菜、邵庄芹菜、连岗大学生创业园等一批特色蔬菜基地。扩大名优果品规模化生产,建设曹庵、史院草莓基地,宋王蓝莓,史院葡萄、大樱桃基地,安成核桃基地,舜耕桃子基地等水果基地近万亩。安徽根正生态农业公司蓝莓通过绿色认证,淮南翠绿蔬菜种植合作社、淮南永光草莓专业合作社瓜菜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曹庵”草莓获得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

  推动传统经营向电子商务转变。建成2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3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协助邮乐、淘实惠农品网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对接。

  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与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布局紧密衔接,组织申报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单位3家。积极宣传和推出老刘头方便牛肉汤、“绿淙”精品米、“三鑫贡”米、“月牙池”富硒米、“轩家翠”蔬菜、“根正生态”蓝莓、“曹庵”草莓等优秀地方特色旅游农产品。2018年“中国·淮南桃花草莓节”开幕式当天吸引游客近10万人,节日期间每天游客数量达2万人次,游客下地采摘草莓13万箱,直接带动农户增收600余万元。

  推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规模经营,支持各类专业大户加快发展,推动专业大户成为农业规模经营的主体力量,开展培训5次,培训人员300余人。2018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7.92亿元,增长率为9.8%。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区现有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0多家、家庭农场50多家(其中2018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2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多个领域,带动农户2000多户。共创建国家级农业示范主体2家、省级示范主体4家。

  【新型农业经营主题选介】 永光草莓专业合作社。淮南市永光草莓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拥有社员112人,其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5人,高级农艺师6人,聘请研究员5人。该合作社为安徽省育苗龙头企业,拥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00亩,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合作社主导产业为嫁接西甜瓜工厂化育苗,淮南羊角酥瓜,大棚优质草莓生产,脱毒草莓种苗繁育。年繁育西甜瓜、草莓、蔬菜等各种优质种苗5000多万株,育苗基质180万吨,带动周边生产特色农产品2000万吨。合作社种苗推广到潘集、凤台、毛集等县区,已辐射周边各省市。至2018年,在潘集推广羊角酥瓜嫁接育苗1000万株,种植面积1.6万多亩,全市70%的瓜菜育苗来自于该社益农种苗中心。永光草莓专业合作社已建成脱毒种苗组织培养实验室400平方米,水电路配套、网络、管控条件兼备的专家公寓楼一栋400平方米。同时,建有连栋温室6000平方米,设脱毒草莓育苗区、新品种展示区、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区等。该合作社在草莓新品种引进、草莓脱毒种苗繁育和栽培技术方面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先后引进的红颜、章姬等草莓品种已在全省大规模推广。

  利农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曹庵利农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2009年2月20日由曹庵中心供销社领办庞士保等8人发起成立,注册资金200万元,为国家级示范社。合作社主要组织成员统一开展水稻、小麦、杂粮、瓜果、蔬菜、种植及新品种推广,统一收购、包装、储藏、委托加工、销售,统一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信息服务。该合作社2018年固定资产496万元,销售营业收入2483万元,利润152万元,现有社员200户,入社土地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民2000户,带动优质水稻种植面积5000亩。全年生产销售稻谷1000万元,为农户增收300万元,社会效益显著。合作社积极主动为广大社员及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产前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产中提供技术指导及培训服务,产后统一收购,统一销售。2018年共为社员统一采购肥料1000吨,农药100万元,种子50万元,占当地农村经营服务份额60%以上。合作社秉承“生态农业,健康生活”的经营理念,始终坚持种地和养地相结合,同时,积极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不断提高粮食产量。注册“月芽池”牌商标,种植生产的“月芽池”牌香米年产量60万斤,小麦年产40万斤。“月芽池”牌香米十分畅销,主要销往淮南、合肥、浙江、上海等地,与安徽徽常有茗特产商城、徽润农产品直供直销中心、上海叶润农产品直供直销中心等大型商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成为淮南市地方特色产品之一。

  淮畔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淮南市淮畔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1月19日注册成立,为省级示范社,注册资金50万元,位于石姚湾连岗村境内,有社员8人,由连岗村返乡大学毕业生连传银、连双双发起成立。该社采用现代化的滴灌、施肥等技术,培育、种植经济价值高的绿色、环保无公害蔬菜、西甜瓜。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及置换等方式,占地近200亩,投资100余万元,建设育苗棚1座,钢架大棚50座,大棚内种植了西瓜、羊角酥、蔬菜等作物,年产值约240万元。到2018年底,建成钢架大棚80座,并通过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注册自有商标,实现农超对接、线上销售。将连岗村更多的村民吸收入合作社,以入股分红的经营管理方式,带动村民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共同致富,为连岗村实现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庞氏家庭农场。庞氏家庭农场位于淮南市曹庵镇庞祠村,是2013年淮南市首个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粮食、蔬菜、草莓、瓜果、花卉、苗木种植、加工、销售;信鸽养殖;水产养殖、垂钓;农业休闲观光、农作物采摘服务。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降雨量丰富,土壤肥沃,土质营养丰富。园区拥有传统的庞氏宗祠和古老的大孤堆,历史悠久,有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故事,具有旅游休闲观光的价值。庞氏家庭农场种植的草莓,全部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规程种植,杜绝使用违禁农药,不添加任何激素,人工疏花疏果,执行绿色生物防治病虫害,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农场生产的富硒大米和香米,参加上海农展和合肥农展会,十分畅销,深受广大市民欢迎。产品主要销往淮南、合肥、浙江、上海等地,与安徽特产商城、徽润农产品直供直销中心、上海叶润农产品直供直销中心等大型商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成为淮南市地方特色产品之一。农场通过招商、先后参与和领办曹庵利农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淮润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群冠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形成新型联合体。

  益园家庭农场。益园家庭农场位于曹庵镇宋王村,是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场主徐长仁凭着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和经营管理建起村里首家家庭农场,经营面积80亩。主要经营精果林下养殖、稻虾养殖、农耕体验及农家乐等现代化农业经营项目。农场有固定成员5人,农忙时请少量人员帮忙。农场有收割机、播种机、旋耕机、粉碎机各一台,装载机、农用车各一部,基本满足农场机械化种植需要。农场摒弃过去粗放、传统、零散的管理模式,采用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聘请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作指导,充分发挥科学指导作用。在农作物种植中尝试生态种植、绿色生产,以有机肥料为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做到种地和养地结合,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把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使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标准。积极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科学化种植。益园家庭农场和安徽根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把安徽根正公司苗木种植林和益园家庭农场丰富的养殖经验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示范作用。2018年总产值76.9万元,利润18.3万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与各供销商合作,实现订单式种植模式,与经销商签订收购合同。种植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林下养殖的优质生态家禽,普遍受到市场的青睐,农产品尽产尽销,降低了农业种植的风险性。在家庭农场带动下,同村及周边农户10余户发展起自己的现代农业。主动为其他农户的绿色产品提供销售渠道,使绿色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产品30%,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致富。

脱贫攻坚

  【概况】 田家庵区建档立卡贫困村2个(史院乡尹祠村、涧坝村)、贫困人口1096户2096人。按贫困属性划分,五保贫困户330户340人、低保贫困户545户1230人、一般贫困户221户526人。按致贫原因划分,因病412户782人、因残284户696人、缺劳力260户294人、缺技术82户183人、其他58户141人。2014—2018年,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完成1203户1980人脱贫。其中2018年完成36户67人脱贫。至此田家庵区未脱贫人口123户223人。

  【落实责任】 切实强化党的领导,建立区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工作格局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全年召开9次区委常委会议、4次政府常务会议、2次政府专题会议、11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走访调研贫困户均达到200户以上。

  【落实政策】 全面落实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完善包保机制进一步加强定点帮扶工作;制定出台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减免农业用水费用、补助生活用电等区级优惠政策。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户均落实政策8项以上。

  【落实工作】 开展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各自完成2个贫困村遍访工作,区乡村三级完成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遍访工作。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实化攻坚举措,加快推进各项脱贫攻坚行动和扶贫政策的落实,为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夯实脱贫攻坚基层基础,加强区乡村户四级扶贫档案规范化建设,完善国办信息系统,编制2018—2020年扶贫项目44个,强化扶贫对象动态管理,2018年新识别4户17人,整户清退5户7人,户内补录28人涉及17户。全年开展业务培训9次。

  【推进各项扶贫方式】 产业扶贫。建立“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新建产业扶贫基地45.44亩、精准到户标准化大棚建设117户,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产业扶贫项目1.8个。

  健康扶贫。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政策。累计医疗救助2768人次498.39万元。

  教育扶贫。贫困家庭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资助1033人次118.5万元,“雨露计划”资助47人次7.5万元。

  就业扶贫。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期,培训贫困劳动力64人,组织行蓄洪区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1场,帮扶贫困人口就业28人。

  小额信贷扶贫。完成16户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发放80万元,按照“户贷户还户用”原则,指导受贷户精准用于产业发展。

  电商扶贫。规范2个乡镇级电商运营中心和20个村级电商网点的运营管理。联合邮政公司,租赁4户贫困户户外墙体进行电商广告宣传,一次性给予每户600元租金。

  社会综合保障。低保贫困户545户1230人、五保贫困户330户340人,按照兜底政策落实社会保障。

  社会扶贫。完成社会捐赠14.6万元,“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人士注册2303人。开展多种形式的“10·17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脱贫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农村道路3条3.26公里,清淤塘坝19座、渠道1.2公里,更新改造泵站2座。实施宋王村文化广场改造工程、曹庵镇老圩村道路照明工程。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开展“向垃圾宣战、建美丽家园”活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改厕全覆盖。

  【行蓄洪区脱贫攻坚】 落实瓦埠湖行蓄洪区龙头企业带动脱贫精准计划,产业扶贫基地带动3个村3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由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为3个村17户发展到户标准化大棚项目。规划建设瓦埠湖行蓄洪区农村道路工程、供水工程、保庄圩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脱贫成效】 2018年36户67人脱贫人口均达到“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的退出标准,人均纯收入达到1.01万元,其中人均纯收入最低户6100元/人,人均纯收入最高户2.01万元/人。户均落实帮扶措施8项以上,其中产业扶贫项目1.8个,到户大棚项目23户53人,产业扶贫基地带动24户40人,小额信贷联建光伏电站受益10户28人,户用光伏电站7户18人,波尔山羊养殖项目2户4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达到21人涉及16户。落实特困供养政策3户3人、低保政策25户47人。义务教育、健康医疗、住房安全等扶贫政策均落实到位,实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强化警示教育,及时对全国扶贫领域违法违纪违规典型案例和全省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推动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到实处。及时整改市委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出的问题,从严从实对问题和线索进行整改落实和办理,反馈的22个问题均已整改到位,移交的3条问题线索均已办结。制定《田家庵区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排查发现作风领域4个方面6个问题,逐项建立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落实整改责任,限期整改到位,执纪监督问责到位。无故未参加全区扶贫业务测试的2名帮扶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区纪委监委约谈2名帮扶责任人。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