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12:18 公安 司法  
2019田家庵年鉴:公安 司法

田家庵公安公局

  【概况】2018年田家庵公安分局,在市公安局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体民警、辅警、巡防员共同努力,各项工作与时俱进,治安秩序良好,社会大局稳定。1—12月份,地区接处警数、刑事立案数、八类暴力案件数分别同比下降6.9%、5.8%、26.8%,刑事拘留数、执行逮捕数、移送起诉数,分别同比上升9.9%、24.6%、11.9%。分局获得全省公安系统先进县(区)公安(分)局、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市公安机关绩效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公安队伍中涌现出“全国反假货币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蔡松、“十大忠诚卫士”赵同力、“百名杰出人民警察”朱元梅等一批先进典型。

  【维护社会稳定】科学应对,主动作为,多措并举谋稳定,全力以赴护安全。妥善处置一批涉众性突发敏感案事件,完成“春节”“国庆”等节日安保工作,有效确保全国“两会”“青岛峰会”“上海进博会”等重大会议期间地区安全有序。以“风险化解”为龙头,借鉴践行“枫桥经验”,扎实推进“一村一警”“警民联调”工作,密切了警民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严格按照党委政府总体部署,立足公安职能、发挥牵头作用,完成元旦、春节等敏感节点禁燃禁放工作,持续发力严打整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攻坚战,完成三水厂取水口巡查执勤任务,实现了午秋两季秸秆禁烧零火点的工作目标,为主城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了大量工作。坚持聚焦文明创建,积极配合区直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检查、主题宣传、窗口服务等方面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步步深入。

  【推进平安建设】以创新和深化警务站建设为依托,提出“33”警务运行模式,进一步整合警力资源,前移巡处警务,实行24小时巡逻处警一体化运作,真正把警务站打造成为震慑违法犯罪的桥头堡、服务救助群众的避风港、展示新时代公安形象的标兵岗。结合地区交通干道和治安特点,划分出“八横八纵”二级巡防网络,为二级巡防点配备22辆电动巡逻车,高调显警、营造声势、震慑犯罪。因地制宜部署开展“巡防全覆盖,决战双提升”工作,全面推行警务站驻点、警用电动车和摩托车巡线、派出所守面的勤务运转模式,进一步丰富完善由警用汽车、摩托车、电瓶车组成的车巡体系和以民警巡逻组、便衣守候队、治安巡防员组成多层级人防工程,全面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

  【深化严打斗争】部署秋季攻势、“打击盗窃三车”等阶段性行动,实现“两降两升”目标。集中优势力量资源,严打群众关切的暴力犯罪和“黄赌毒”现象,破获3起命案,其中1起现发案2起积案。破获两起省级毒品目标案件、沈某涉嫌伪造货币、方某非法销售假药等一批大要案。

  【强化综合治理】紧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群租房、“三合一”场所等不托底区域场所,组织开展常态化治安消防安全检查,持续加强对旅馆业、桑拿洗浴、二手交易等场所的监督管理,处罚一批未落实实名制登记单位,查处一批非法买卖、储存、运输、处置危险物品案件,整改一批违规经营寄递业和保安企业,切实规范行业场所经营秩序。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各项政策落地,建成东西部户政中心和特行管理中心,公开办事标准、流程、时限,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公安机关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加大户籍政策宣传力度,引发“蝴蝶效应”,严格落实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多拍优选”“一站式无证迁移”等便民利民措施,全面推行“互联网户政服务”、窗口弹性错时工作制度,实现便民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益延伸。

  【开展专项行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1月23日起,按照上级部署开展“有黑必扫、除恶务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动员全警行动,广泛发动社会参与,迅速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摸排、核查及案件侦办等工作,保证地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2018年打掉“套路贷”团伙3个,抓获团伙成员41人,破获刑事案件89起,涉案资金达2000余万元。分局两名民警被淮南市公安局评选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并通报全局嘉奖。

  “守护平安”“亮剑”系列行动。分局按照省厅、市局总体部署,先后圆满完成“守护平安—冬季攻势”“守护平安——2018铁拳行动”,持续聚焦地区侵财犯罪,全年共破获各类侵财案件851起,刑拘侵财类犯罪嫌疑人518人,公诉278人,治安拘留72人。全年地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户政管理】2018年,田家庵公安分局登记户籍户数161082户,年末总人口464961人,其中男性235118人,女性229843人,城镇人口448256人,乡村人口16705人。本年度出生人口4761人,出生率10.24%;死亡3040人,死亡率6.54%;省内迁入17093人,省外迁入805人;迁往省外2748人,迁往省内17486人。户籍补录161人,户籍删除171人。受理居民二代身份证31487张,其中全国证617张,省内异地证2298张;办理临时身份证8146张。

山南公安分局

  【概况】2018年,山南新区公安分局扎实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着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忠诚履行使命,全年公安工作成绩斐然,扫黑除恶、基层基础建设等多项工作均处于全市领先位次,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三和派出所获评“全省优秀公安派出所”,曹庵派出所所长鲍志斌被评为“全省十大爱民模范”“敬业奉献安徽省好人”。

  【侦查工作】牢固树立打击主业,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高压严打态势,全年破案数、刑拘数、移送起诉数同比分别提升8.75%、10.1%、17.9%。成功侦破公安部督办特大盗掘武王墩古墓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追回国家珍贵文物20余件。严打各类涉枪涉爆犯罪活动,成功侦破王某特大制造、贩卖、储存枪支、弹药案件,收缴各类枪支5支,子弹2000余发以及大量枪支配件。扎实开展追逃行动,追逃人数同比上升17.8%,其中利用基础工作成功抓获阜阳籍20年命案逃犯王某健,仅用2个小时成功劝投公安部A级通缉犯徐某银,是全市公安机关抓获的唯一公安部A级通缉犯。

  【治安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治安突出问题为抓手,加大对网吧、宾馆、快递物流、危爆物品等行业清查整治力度,落实安全管理之责,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全面推进禁燃禁放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烟花爆竹清查收缴,广泛宣传、严肃查处,累计办理行政案件7起、行政拘留3人、收缴非法储存的烟花爆竹708件,通过打防管控初步实现“限改禁”后“一次成功”目标。严打各类黄赌案件,广辟案件线索来源,全年共查处黄赌类案件144起,行政处罚177人,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年收集核查有价值涉黑涉恶线索23条,成功打掉3个黑恶势力团伙,刑事拘留23人、逮捕20人、移送起诉17人,冻结涉案资金800余万元,有效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吴某好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得到省扫黑办督导组的认可并作经验交流,列为全省“扫黑除恶”经典案例。集中开展“亮剑二号”专项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入室盗窃、盗窃“三车”、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侵财性犯罪,破获侵财案件156起,刑拘70人,起诉60人。

  【基层基础建设】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全面夯实公安基层基础。践行“枫桥经验”,创新警民联调,推广经验做法,全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80%以上,并先后被《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采访报道。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建成香樟园警务室24小时便民服务点,在安徽理工大学建成全省首家综合型高校警务站,初步实现公安业务就近办、就地办、自助办、马上办的目标。强化基础信息采集,在全市率先开展“三维码”标准地址建设试点。加强“五有保障”建设,全面向“五优保障”升级,12月31日,副省长、公安厅长李建中到三和派出所视察,给予高度评价。

  【户政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全省率先推出临时身份证通办业务,实现“立等可取”目标。推行自助式办证服务,配备全市唯一居民身份证自助申领和发放设备,让群众办证更加高效便捷。落实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业务,成功办理淮南市首张港澳台居民居住证。2018年出生入户2127人,死亡注销115人;迁入601人,迁出797人;办理居民身份证省内9166人,省外186人。

交警一大队

  【概况】2018年,交警支队田家庵一大队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服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个中心,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民警“四个意识”进一步牢固,“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及大气污染防治与道路交管工作有机结合。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七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严密管控,辖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大交通事故稳中有降。民警严峻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杰出人民警察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民警周波、马红、卜乐阳、刘明柱等被评为全市优秀公务员,民警孙宁宁、李娟等荣获市局个人嘉奖,5名辅警被评为市局先进个人。

  【车驾管服务】2018年度,大队办理机动车驾驶证审、补、换证7914本,年审摩托车1405辆,办理摩托车入户136辆。举办记满12分的驾驶人学习教育10期,共计教育驾驶人254名。对持有B证以上有记分记录的1805名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

  【交通违法行为查处】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16万起,其中饮酒驾驶123起,醉酒驾驶70起,毒驾4起。拆除电动车遮阳篷(伞)300余个,处罚电动车违法行为7771起。2018年2月,在一次集中整治统一行动对涉嫌酒后驾驶的王某进行身份核查时,因其拒不供述真实身份,大队依法将其行政拘留后,查实王某系故意杀人在逃犯。

  【交通事故处理】2018年度,接处警1.20万起,简易程序处理交通事故1855起,一般程序处理交通事故51起,亡7人,伤52人,经济损失9.43万元,行政拘留62人,办理移送起诉刑事案件81起。

  【安全宣传教育】2018年,大队深入辖区淮汽公司、二汽公司等12家运输单位,龙园社区、百花园社区等9家居民社区,淮师附小等18所中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单页宣传材料万余份,张贴宣传画100余张,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30余场次。联合区安监局、区交通分局对相关运输企业动态监控进行联合检查,督促相关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扩大交通安全宣传覆盖面,积极向新闻媒体投稿,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上半年,大队共报送各类信息185条,图片信息397条,其中市局采用8条,省总队采用4条,中央级媒体采用20余条,省级媒体70余条。发布微博数百条,其中公安部交管局采用20余条,安徽公安交警在线、安徽公安在线等采用数十条。

  【事故预防】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大队对辖区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进行了全面检查,特别是中、小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标志、标线,做到清晰、醒目、齐全、有效,对存在的隐患及时上报支队并加以整改。对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大交通事故的重点违法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并通过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统一行动、人工查纠与交管智能平台有机结合,不断加大查处力度。

  【交通秩序整治】2018年3月以后,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开展,大队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对影响道路交通秩序的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减,在每天利用早晚高峰时段严查电动车不各行其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陋习的同时,每周开展5次集中整治活动,同时聘请交通志愿者在辖区重点路口开展文明劝导工作。全年大队查处电动车不各行其道交通违法行为3744起,拆除遮阳蓬300余个。处罚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1307起,机动车违停3.98万余起。

  【高污染车辆整治】在蓝天保卫战中,充分认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高污染车辆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影响,按照区委、区政府和支队的部署,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52”“白黑”,基本实现高峰、平峰全时段管控,严格查处高污染车辆违法行为。截至年底,共查处大货车、农用车、三轮车等高污染车辆3580余起。加大对高污染车辆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提升群众自觉、主动支持环保工作的意识,多措并举,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好蓝天白云。

  【便民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公安机关推进落实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20项新举措工作方案》,大队召开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座谈会,征集有关窗口工作意见和建议,梳理推出多项便民举措。及时更换大厅部分硬件设施,保证各窗口同时办理业务的需要,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合理配置窗口,设置业务权限,科学配备人员,调整工作流程,率先推行“一窗式”服务,确保“一窗式”业务办理的快捷顺畅。窗口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交警二大队

  【概况】2018年,田家庵交警二大队,以“压事故、保畅通”为目标,积极探索交通管理长效机制,以加强事故预防、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为重点,遵循“五个坚持”及其他各项规章制度提升交警队伍建设,提升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全年大队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6.38万余起,罚款数额700余万元。回复办理市长热线、市民心声等网络留言300余起,进一步为和谐警民关系搭建良好基石。

  【车辆、驾驶人管理】大队积极开展车驾管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紧扣服务民生主题,“以人为本,热情服务”,坚持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的有机统一。按照窗口业务要求实行“365”工作制,星期六、星期天照常办理业务,以人性化的执法理念全面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大队车管所办理驾驶证补、换证2640起,驾驶证转出24起,转入9起,增驾34起,驾驶人审验2350起,摩托车年审1023起,满分学习214人次,其他业务2401起。

  【运用科技手段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大队坚持“路巡、技巡”相结合,利用“公安交通管理综合运用平台”、采集数据进行“大数据研判”,对于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或者视频巡逻发现的严重交通违法信息,通过“缉查布控系统”“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系统”进行检索、布控、拦截、查纠。全年共查获报废车5辆,涉牌涉证1400余起。

  【交通站检】严查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占道行驶、逆向行驶、违法停车、酒后驾驶、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年,大队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38万余起,其中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120余起,醉驾30余起,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行为1.2万余起,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2800余起,违法停车1.3万余起。

  【交通事故预防处理】推动全市一等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正规化建设,提高交通事故处理、队伍管理和执法水平,全面贯彻道路交通处理岗位各项工作规范和措施落实到位。围绕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中心工作,以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道路交通事故工作为着力点,不断探索防范研判道路交通事故新机制、新措施,扎实开展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正规化建设,充实警力,完善硬件设施,制定一系列规范化规章制度。全年,大队辖区共上报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25起,死亡10人,受伤17人,直接经济损失折款3.47万余元,同比分别下降51.06%、28.57%、56.41%、65.02%。

消 防

  【概况】2018年10月9日,公安部和应急管理部共同举行公安消防部队交接仪式,下达了公安消防部队集体退出现役的命令。11月9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针对改制转隶关键时期,大队党委以习总书记“四句话方针”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固强补弱、全面创优”总基调,自觉融入新体制、主动对标新要求、积极谋求新作为,班子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新发展,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新提高,社会消防管理开创新局面,综合服务保障积累新经验。电动车治理“四”模式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安徽省消防总队以信息简报的形式加以推广,舜耕镇洞山社区开展城中村试点打造工作,受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沈强的高度肯定。区委、区政府多次听取消防工作汇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消防工作,区委副书记孙奇志带队看望慰问大队消防指战员并开展调研。

  【消防宣传】在全省率先推出全民消防安全大培训、火场“体验式”逃生培训,受到了副省长李建中的高度肯定。创新开展“消防责任薪火相传”主题消防宣传培训活动,培训乡镇街道11家、物业管理单位63家、重点单位209家、九小场所508家,累计培训人数5000余人。在万达广场和吾悦广场驻点宣传,开展消防车流动宣传、消防常识街访活动等,发放宣传资料和小礼品5万余份。持续开展消防科普教育基地50次,培训群众4200余名。

  【消防监督执法】大队以公共娱乐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等为隐患排查重点,通过开展错时制检查、夜查,冬季火灾防控专项工作、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电动车、出租屋消防安全整治工作等专项行动,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对存在的消防违法行为,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依法采取罚款、拘留、“三停”、查封等手段,坚决督促整改。指导帮助政府挂牌的3家重大火灾隐患和4家区域性隐患单位整改隐患31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全部销案完毕。2018年,大队共检查社会单位2962家,发现火灾隐患3932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3804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361份,行政处罚决定61份,临时查封决定书15份,行政强制决定书7份,责令三停15家,罚款95.11万元,拘留4人。

  【消防训练】面对应急体系新特点,制定党委议训,骨干研训,比武促训,奖惩激训的工作方法,形成干部带头训、骨干跟着训、全员想着训的练兵氛围,在全市消防员实战化比武竞赛中取得第三名的成绩。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对高层、地下、大跨度、石油化工、地震救援等专业队伍进行提档升级,组建1支高层灭火轻型队、2个抗洪抢险应急分队。全年共组织开展实战化演练161次,修订灭火救援预案89份,队伍实战打赢能力明显提升。

  【消防装备】投入800万元购置消防机器人、进口城市主战消防车、21吨重型水罐泡沫车。田家庵中队营房改造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投资90万新建洞山社区微型消防站,配备全地形消防摩托车2辆、个人防护器材和常规灭火器材140余件套,为社区微型消防站配备200万元器材装备,全区消防装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火灾扑救】2018年,大队共接警359次,处置火灾180起,出动消防车1260辆次,指战员5820人次,抢救被困人员25人,疏散人员11人,成功处置“3·12”朝阳菜市场火灾、“4·5”公园街道淮海电动车店火灾等火灾事故,全区火灾形势持续稳定。

检 察

  【概况】2018年,田家庵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办案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转隶为转机,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刑事检察、强化民行检察、做实做好公益诉讼,各项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职务犯罪检察】2018年,共受理市、区两级监察机关移送起诉职务犯罪案件8件8人。在办案过程中,坚持“打虎拍蝇”,办理原寿县县委常委张某、洪某受贿、滥用职权案和村干部刘某等受贿案坚持“从重从快”,办理原淮南市淮河河道管理局副局长汪某受贿、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承办人在7日之内完成审查逮捕和起诉工作,提高了转隶后职务犯罪案件的办理效率。汪某案的庭审作为全市廉政教育的教材,由检察长出庭提起公诉,以公开开庭的方式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全市上千名公务员观看庭审直播,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廉政教育效果。

  【刑事检察】2018年,受理各类审查和决定逮捕案件426件572人,受理人数同比上升15%,经审查,批准逮捕321人;受理各类审查起诉案件646件945人,经审查,向区法院提起公诉592件870人;各项数据及人均办案量均占全市检察机关首位,为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未成年人案件。全年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77件144人,其中不批捕14件16人,不起诉17件19人。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46人次,通知合适成年人到场10人次,共为3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组织开展“关爱祖国未来、擦亮未检品牌”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形成司法、学校、政府、社会的保护合力。组成法治宣传组到民生中学、淮南二中等学校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在中学生中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检察长亲自担任洞山中学法制副校长,助推送法进校园的常态化。联合淮南师范学院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及时对涉案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拍摄的微电影《一步之遥》在互联网上公映,拓展未检工作的宣传渠道,增强未检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院党组集结全院青年检察官,正式成立未检工作品牌创建组,力争将“守望者”这一品牌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新亮点。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全年可捕可不捕的不捕,不批准逮捕129人,占批准逮捕案件总人数的22.6%;可诉可不诉的不诉,不起诉50件65人,占审查起诉总人数的6.9%。积极推进审查逮捕诉讼化转型,更加注重听取犯罪嫌疑人和律师意见,全年开展3次公开审查听证会,推动案件办理批捕环节的公开透明,不断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贯彻落实认罪工作机制,使一批认罪态度较好的犯罪嫌疑人得到从宽处理,促进案件办理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强化刑罚执行检察监督】依法对439名社区矫正人员的监外执行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发送检察建议书34份、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1份、纠正违法通知书34份,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11件,变更强制措施8人,收监执行1件1人。对缓刑、管制、假释等不同种类的社区矫正人员分别建立台账,每月进行一次数据核对,并通过随机抽查、查看卷宗等形式定期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情况,确保对监外执行人员的及时列管,有效防止交付环节漏管现象的发生。

  【民事行政检察】民事检察。将裁判不公、程序违法、虚假诉讼等作为民事行政监督工作重点,审查受理37件各类监督线索,办结案件27件,协助省检察院民行处办理案件8件,提请市院抗诉9件,向区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书4份、执行检察建议书3份。接待当事人来访100余人次,对不符合监督受理条件的案件,认真细致地做好当事人的情绪安抚、释法说理及息诉罢访工作。

  公益诉讼司法改革。区检察我院积极争取区委、区人大的支持,加强与行政、审判机关的沟通联络。全年围绕“环境治理、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财产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四大领域,以保护公益为核心,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共摸排、整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5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9份,所涉行政机关均在法定期限内积极整改并回函。报送省院审查的邓某林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盐产品民事公益诉讼案获省院同意批复,向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针对外卖平台存在违反《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问题,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协调有关行政机关开展“舌尖上的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监督“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下架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外卖商家1000余家,营造“保护食品安全”的“检察声势”。

  【控告申诉检察】受理各类线索21件,其中举报线索4件、不服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申诉线索7件、民行类线索8件、控告类线索2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件、省院交办的重复访案件1件,所有线索均在7日内分流,并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审 判

  【概况】2018年,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努力践行“1735”工作规划,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各项工作新发展,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57万件,审执结1.52万件,结案率为96.77%,法官人均结案410.9件,收、结案数和法官人均结案数均位居全市第一、全省法院前列,审判质效综合考核位列全市法院第三。区法院司法宣传工作获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构建“三位一体”执行工作格局的创新举措获省高院肯定,并向全省法院推介田家庵经验。

  【刑事审判】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积极推进平安建设。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审理各类刑事案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平安田家庵建设。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及其“保护伞”,依法审理蔡某某等20名被告人“套路贷”涉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严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审结杭某某等12名被告人涉“e租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该案集资参与人达2000多人,涉案金额1.7亿余元。审理何某等36名被告人利用“安贵平台”诈骗案,该案涉案金额1亿余元、涉及被诈骗群众400余人。保持对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审结此类案件10件,判处罪犯11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依法审结淮南市监察委员会留置侦查终结并移送检察机关起诉的汪某受贿、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原则,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3件,判处未成年人罪犯30人。联合淮南二中等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引导青少年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全年共审理各类刑事案件644件,判处罪犯784人。

  【民商事审判】妥善化解民事纠纷,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9517件。着眼于服务发展,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进行,依法审理民间借贷、金融借款合同等纠纷,规范融资行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审结此类案件1866件。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结合,紧紧依靠党委、人大、政府等做好协调工作,妥善审理涉众型案件尤其是涉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审结此类案件725件,有效维护涉诉群众合法权益。

  【行政审判】依法审理行政案件,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加强行政审判工作,畅通立案渠道,依法受理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案件,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共审结行政案件116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24件。注重行政争议的实质解决,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支持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依法审结公益诉讼人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全市首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依法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执行工作】聚焦“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多措并举,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全区基本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凝聚形成全社会理解执行、支持执行的强大合力,为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优化整合资源。构建执行服务中心、内勤综合团队和执行实施团队“三位一体”格局,发挥团队作战优势,促进执行质效的不断提升。

  全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应用。加大网络司法拍卖力度,努力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被执行人“人难找、财难寻”问题。

  强化信用惩戒措施。让“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利用网络宣传。利用网络的及时性和影响力,在中国法院网、新浪等媒体直播执行专项行动,吸引数万网民观看。

  加大执行宣传力度。在《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安徽电视台等媒体相继以《精准服务、简案快执》《田家庵法院“破晓”行动为执行难破局》等为题报道“破晓”专项行动等执行工作和举措,营造良好执行环境,充分展示勇于担当、顽强拼搏,为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付出的艰苦努力。全年执结案件2771件,执行到位金额3.88亿元,执结案件数位居全市法院第一,执行质效大幅提高,“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得到持续深入推进,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司法为民】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真情服务人民群众。秉持“公正、高效、经济、便捷”的司法为民理念,创新司法便民利民举措,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打造诉讼服务中心“升级版”,加强诉讼指导、法律释明、风险告知,推进12368热线网上查询等服务,加大网上立案力度,积极开展网上在线调解。推进公证参与辅助事务、律师调解,充分发挥公证人员、律师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优势,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5月份设置司法辅助中心,共委托公证处送达417件,成功送达233件。大力推行诉前调解和诉调对接工作,建立医疗等“诉调对接工作站”,共诉前调解各类纠纷2007件,司法确认1889件。诉讼服务中心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诉讼服务中心”。

  【司法改革】全面推进司法改革,促进机制不断创新。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院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审理疑难复杂案件,院庭长审执结案件1.46万件,占全院案件的96.04%,位列全省法院第一。构建“1118”审判模式,实现简单案件在层层繁简分流过程中予以消化,疑难案件由专业化审判团队集中精力审理的“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格局。新组建的民事速裁组,推行庭审方式和裁判文书改革,探索制作令状式文书,打造案件审理快车道。民事速裁组自2017年5月组建以来共审结案件922件。打造集执行立案、执行和解、信访化解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执行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开展简案快执。执行服务中心自2017年7月份成立以来共执结案件278件,执行到位金额达1932.5万元。落实最高院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应用的工作部署,以信息化为引领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积极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以服务外包方式交由专业公司统一负责,有效剥离审判人员事务性工作。与相关科技公司合作,逐步建设使用智能语音庭审系统,减轻书记员负担,提高庭审质效。

  【司法公开】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公信。推进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常态化,提高审判工作透明度,促进案件质量提升,依托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2663场,累计观看量183万人次,在全市法院中排名第一。公布裁判文书7328份,在新浪司法频道组织的2018年阳光司法评比活动中荣获“最佳组织奖”。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加陪审,增加司法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众对司法的认同感和信赖度。2018年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普通程序案件3244件,陪审率为99.57%。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妥善化解信访积案。每月定期开展院领导大接访活动,积极回应信访人诉求,及时稳控化解信访案件,院领导大接访活动12次,接访89人次,信访人满意率达100%,化解信访案件50件。区法院被评为“全省无进京访法院”。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工作,开展“代表走进法院”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听取代表意见,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促进司法公正、高效、廉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邀请他们见证执行行动,旁听有重大影响案件的庭审,参与信访化解,赢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工作的理解、支持。

司法行政

  【概况】2018年,田家庵区司法行政系统按照年初工作部署,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全区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法治宣传】围绕“七五”普法重点,紧扣新修改的《宪法》,深入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开展宪法巡回宣讲活动,邀请市普法讲师团为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村、社区工作人员讲解宪法及依法行政内容。全区中小学校举办“青少年宪法晨读活动”。淮河民生中学组织千余名学生集体诵读《宪法》。村、居“两委”换届期间,发放基层选举法治挂图和《宪法修正案》宣传图解,宣传《基层组织法》《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换届纪律,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依法依规行使民主权利,以法治宣传服务“两委”换届选举。组织全区58个部门160名国家工作人员旁听淮南市河道管理局原副局长汪某涉嫌受贿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庭审。牵头、协调全区力量,梳理近三年法治宣传工作台账,对“七五”普法工作作出中期总结,接受省、市“七五”普法中期考核组的现场督查。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人民调解】坚持推广“枫桥经验”,不断深化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调解组织和各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效弥补调解盲点。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人民调解研判预警机制,司法所每月收集、分析、研判矛盾纠纷特点趋势并形成研判预警报告。2018年共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012件,成功率98.8%;排查纠纷90次,预防纠纷28件,化解群体性上访11次。

  【安置帮教】2018年,全区共接收刑满释放人员176人,必接必送刑满释放人员2人,落实安置人员176人,安置率达100%;落实帮教人员176人,帮教率达100%。共向省内13个监狱发起远程探视申请252人/次,探视成功162人/次,探视成功率达64.2%。

  【法律援助】提供法律援助优质服务,积极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2018年,为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的需求。积极探索法律援助工作新模式,降低门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深入群众。2018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89件,完成全年民生工程任务的105%;共接待法律咨询925人次。

  【社区矫正】筑牢底线安全防线,推动社区矫正纵深发展。按照《田家庵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司法所与派出所“两所”衔接配合,定期开展违法犯罪数据比对、信息共享、联合训诫教育等活动,联防联动确保社区矫正衔接零缝隙、数据零出入。以社区服刑人员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活动、婚姻家庭矛盾及情感纠纷调解专项活动为抓手,开展分期教育、分类教育、节点教育、主题教育、警示教育、联动教育六大教育。实现衔接紧、监管牢、教育好的矫正目标。分批面向党政机关、大学生志愿者、社区矫正对象家属、记者等不同群体举办首届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省厅矫正局领导到区参加指导。组建社区矫正对象“矫响”合唱团开展革命歌曲传唱。2018年,全区共有在矫社区服刑人员223人。其中,管制4人,缓刑200人,假释12人,暂予监外执行7人。办理社区影响评估208例,变更居住地至外地11例,共管理社区服刑人员439人。全年无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人员。

  【基层法律服务】创新法律服务形式,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建成全区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115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全覆盖。在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率先试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48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形成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格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派驻律师开展工作400余次,法治宣传80余场,解答群众咨询2100多人次,为居民及集体组织提供法律意见89件,免费代写法律文书27件,参与矛盾纠纷调解536件,提供法律援助67人次,走访社区矫正人员100余人次,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淮南日报、淮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田家庵区进行了宣传报道。2018年6月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授予田家庵区“全国法治县区创建先进单位”称号;区司法局被省司法厅命名为全省司法所建设规范提升工程示范推进单位;同年5月被淮南市司法局评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综合考评优秀单位位列第一;同年6月安徽省司法厅授予区矫正大队“全省社区矫正安全监管先进集体”称号;同年3月区法律援助中心被中共淮南市委宣传部、淮南市文明办、共青团淮南市委评为淮南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被淮南市妇女联合会评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2018年6月,淮南市司法局授予田家庵区司法局局长张静个人三等功。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