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4 12:18 特 载  
2017田家庵年鉴:特 载

区委书记刘琦在中国共产党田家庵区
第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1月12日)

同志们:

  这次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第十次党代会、省市委全会精神,在区十二次党代会总体部署的基础上,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作了进一步的具体安排。全会审议通过了《区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的落实意见》、《田家庵区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和全会决议,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期间,大家本着对田家庵发展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参与讨论,积极建言献策,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事关田家庵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形成了共识。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本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勇于担当落实,加快建设幸福美丽田家庵,确保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下面,根据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行稳致远、砥砺奋进,开局之年交出合格答卷

  过去的一年,区委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上,集中精力解决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发展各项工作中。主要抓了六件大事。

  一是抓思想、严教育、讲看齐。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举办7次领导干部集中培训班、轮训班,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区委决定开展的“学准则、守条例、做表率”专题学习教育,区委中心组带头开展12次学习研讨,区委常委带头讲党课、谈认识、查问题、抓整改,组成5个宣讲团赴基层宣讲78场次,推动学习教育向基层延伸,荣获“全省第三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示范点”称号。

  二是抓自身、提能力、做表率。区委常委会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自身建设,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有效带动了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带头强化政治定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持“五个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制定《区委工作规则》及六个配套文件,建立区委法律顾问制度,坚持“五个不直接分管”、重要情况报告、主要领导末位表态等制度,区委常委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召开53次区委常委会议,深入研究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及反腐倡廉建设等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带头保持清正廉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有关规定,注重加强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束和监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示范引领全区政治生态不断优化。

  三是抓换届、强班子、促发展。严格执行“九个严禁、九个一律”换届纪律要求,坚持从有利于优化政治生态、有利于加强班子建设、有利于锻炼培养干部出发,严把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科学统筹并圆满完成区乡党委、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一大批敢担当、善管理、懂经济、能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实现了“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换出好风气”的目标。同时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完成区人大代表选举和区政协委员协商产生工作,实现结构性调整和优化,基层一线区人大代表比例达55.3%,区政协委员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特别是圆满举行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绘就了今后五年田家庵发展蓝图,区委提出“永葆政治定力,奋力创业创新,在建设幸福美丽田家庵征程上不断开拓新局面”的发展主线,赢得全区上下广泛赞同,进一步巩固了心齐气顺、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是抓难点、补短板、破瓶颈。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梳理摸排事关田家庵大局的重大问题,根据难度系数大小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不同,先后建立了问题A库(“64699”)淮河新城五期建设等34项重点工作和问题B库(“66453”)黎明东村改造等24项重点工作,实行包保责任制、问题销号制,坚持每周一调度、每周一通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其中28项已销号完成,30项取得阶段性成效。特别是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坚持“依法依规、不留后遗症、不衍生新问题”的原则,综合运用分离、出售、重组、单一来源采购、协调企业融资、立案查处、提请诉讼等措施,基本解决了淮河新城五期、安成十字路口安置区、翰林锦城、万国广场等8个房地产项目遗留问题,有效维护了群众、企业多方合法权益,保持了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

  五是抓脱贫、求精准、见实效。区委常委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集中主要精力,精心谋划统筹,聚焦重点突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突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建立“1+22”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实现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入户帮扶均10次以上,建成村级光伏电站2座、户用光伏电站178座、标准化蔬菜大棚194座、3条总长4.7公里扶贫道路,赠送波尔山羊112只,新建改造危房14户,帮助贫困人口就业71人,社会保障兜底贫困人口1176人,贫困村、贫困户年收入分别增加5万元、1万元以上,年度成功脱贫496人,史院乡尹祠村正式出列,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验收。

  六是抓统揽、集众智、聚合力。区委常委会坚持定期听取人大党组、“一府两院”党组、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体现党委核心领导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制定《关于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基层人大建设持续加强,人大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支持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作用,召开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资政会,增强提案办理协商实效,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扎实推进。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区法院积极整合优化审判资源,探索审判团队组建模式,破解案多人少难题,经验做法在省委《改革工作简报》上刊发推广,荣获“全省法院化解赴省进京信访积案先进法院”荣誉称号;区检察院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坚决惩治职务犯罪,全面加强诉讼监督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拍摄的微电影《最后一道防线》在全省党员教育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圆满完成民主党派换届,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党管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效发挥工青妇及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了干事创业、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区委常委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区主要经济指标绝大多数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0亿元,增长6%;财政收入13.7亿元,增长7.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增长2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600元、13340元,增长6.9%、7.4%。

  在抓好六件大事的同时,统筹协调推进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精会神全面从严治党。区委常委会切实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各项要求,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作用,为改革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坚持“制度+科技”防腐理念,深化和拓展网上阳光村(居)务监督平台,实现对基层权力运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信息化规范监督,受到省纪委、市委、市纪委的充分肯定。制定村、社区工作奖补办法,累计为549人增加奖补贴162.8万元。加强国有企业、企业留守处党的建设,按照在职党员人均1000元的标准,拨付党建经费87.9万元,推进11个国有企业、企业留守处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并给予经费补助。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共提“上”领导干部60人次,其中提拔重用80后年轻干部37人次,从“三类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5人;调“下”领导干部18人,着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氛围。认真做好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及“回头看”工作,研究制定“1+8”巡视整改方案及子方案,深入推进“4+4”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建立健全党风廉洁建设“两个责任”考核办法、逐级约谈、年度报告、述责述廉和接受评议等制度,荣获“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对党的建设履职不力的4个党组织、10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开展新任区管干部任前集体廉政谈话,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廉政谈话926人次。扎实推进“四个全覆盖”,首轮已分5批对21家单位进行巡察,发现问题160个,立案2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及组织处理18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完成31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查出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60个,已整改完成87%;调整交流科级干部198人次,实现全覆盖与常态化并进;建立完善31项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思想。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立案15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0人,开除公职4人,开除党籍36人。

  二是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投资拉动、项目推动、外向带动、创新驱动、品牌塑造和倒逼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去降补”,全面实施“调转促”,着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成公共保税仓库、金地环球港、上品印象饕街、中环国际、汇金广场和银鹭广场等1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开工新建万达广场、麟信广场等28个项目,引进高端经营管理团队25个,引进和培育优拓等电商企业24家,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0家、出口实绩企业9家,预计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亿元,增长10.5%。开工新建金光神特种电缆、机器人孵化创业产业园等19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胶原多肽、正君机械等15个项目,加快建设淮南现代产业园1.6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增长140%。新增草莓、蓝莓、玫瑰、樱花、海棠、黄金梨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5300余亩,发展农耕体验、观光采摘园31家,农业电商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三是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创新。统筹推进8大领域141项重点改革任务,建立全面深化改革督察“三察三单”制度,围绕“放管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有序实施生态文明、文化、社会等领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党的建设、纪律检查等制度体系,各项改革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获批国家和省市科技立项24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56项,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5个、“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5个,申请专利3457件、授权1480件,均占全市的70%。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招商引资考核办法、项目代办制度,高规格组建6个招商工作队,走出去60余批次,请进来80余批次,引进龙湖明珠健康城等项目78个,到位资金85亿元,增长21.4%,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3%。

  四是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棚户区改造及征迁拆违力度,全面完成王郢永安地块、206国道、商合杭高铁、朝阳西路、曹岭湖生态修复工程、泉山菜市场等13个项目征迁,基本完成上郑广场地块、东方医院家属区等4个项目征迁,全年征迁拆违90.3万平方米。持续深化“环境好、服务好、风气好、安全好”的美好小区创建活动,表彰命名第二届美好小区16个。大力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高质高效改造龙腾小区、南化村等老旧小区13个,提前一年半完成45个改造任务。全力争创省级文明城区,推进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农贸市场等八个方面整治,拆除私搭乱建878处,粉刷街巷65万平方米,修复小型公共设施500余处,清运垃圾1.3万吨,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曹庵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宋王省级中心村整治建设和史院乡5个自然村庄综合治理,实现山南、山北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全覆盖。

  五是全心全意增进人民福祉。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民生工程工作继续保持全市先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77万人,建成交付王郢永安、舜耕中都等项目安置房2932套,基本建成公租房1506套,分配保障性住房2817套,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各类资金5662万元,保障救助15.9万人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扩建改造田三幼和曹庵镇、史院乡14所中小学校,公开招考中小学教师246名,轮岗交流207人,在安徽省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基本完成安成镇连岗等3个村自来水入户和曹庵镇13公里自来水管网改造,加快推进山南农村低压电网改造,惠及群众5万余人。加强与上海同济医院、中山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合作,引进贵州益佰、阳光金控等优质医疗资源,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六是标本兼治强化社会治理。加强和改善对政法工作领导,深化法治田家庵、平安田家庵建设,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圆满收官,“七五”普法规划全面启动,立体化数字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可防性案件总量下降29.6%。持续深化区级领导公开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加强教育、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有效化解71件信访案件,信访形势总体平稳,荣获“全省信访工作责任目标管理优秀单位”。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队伍建设、组织体系、装备设施等基层基础,高效完成省市挂牌6处隐患整改,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2661处,取缔危化品非法仓储4处,捣毁“黑加油站”17家,清缴危化品25吨,销毁非法烟花爆竹3300余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工作经验在全省作了交流发言。

  二、审时度势、狠抓关键,奋发有为推进五大发展

  未来五年,田家庵正处在一个发展动力加快转换的新阶段,必须贯彻新理念,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正处在一个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的新阶段,必须抢抓新机遇,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正处在一个发展竞争弯道比拼的新阶段,必须焕发新状态,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区委在全面分析发展形势、充分研判未来五年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精准研判,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密结合田家庵实际,确立了“1524”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即围绕一个目标、构建五大战略布局、突出两大发展重点、推进四大系统发展保障。全区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理解这一发展战略的内涵要求,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战略保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重大决策上来,强化担当、只争朝夕,找准支点、精准发力,大力实施“1524”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田家庵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和40个专项工程。力争通过五年奋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突破21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100亿元,年均增长6.3%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8.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60%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万元、2.1万元,年均增长8%、9.5%。

  围绕一个目标:永葆政治定力,奋力创业创新;加快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生态更加优美、精神更加昂扬、政治更加清明的幸福美丽田家庵;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构建五大战略布局:一河、一山、一带、一湖、一廊。

  一河,围绕淮河及沿淮建设生态经济带,充分利用淮河黄金水道及岸线资源,全面推进淮河及沿淮田家庵段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防洪安全体系,着力提高淮河及沿淮地区土地、防洪、饮水、港口、航运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把淮河及沿淮田家庵段打造成为水清、岸绿、景美、物丰的绿色生态示范区,生态文化、淮河文化相融合的休闲观光旅游区。

  一山,突出以舜耕山脉环境保护为主的森林景观建设,利用舜耕山脉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地理位置独特、科教资源丰富的潜力和优势,加大生态修复、绿化美化和景观建设,加强观光、休闲、养生、文化、娱乐等功能设施建设,形成山环水绕、山水相依、湖光山色融为一体的新格局,将舜耕山脉建设成为保山育林、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城市风景区;优质教育、科技创新、文化创意集聚地。

  一带,发展山水相间的现代服务业经济带,深入推进“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全省信息消费试点区”建设,推动核心商圈由块状向带状发展,做优做强龙湖、朝阳等核心商圈,提升振兴国庆、淮滨、新淮、田东等老商圈,建设洞山、泉山、安成等新兴商圈,分层特色化发展,形成由东至西多商圈、多商业业态、多商业模式的带状集中服务业经济区,着力打造皖西北著名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一湖,利用瓦埠湖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沿湖生态经济带,以引江济淮工程为契机,加快沿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滨湖大道、尹祠大道,畅通沿湖交通,构筑沿湖开发主骨架;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大力发展沿湖地区现代生态农业、现代养殖、养生健身、社会化养老等新业态;以生态旅游为龙头,加快构建旅游精品景点、旅游优质服务、旅游商品供给体系,努力把瓦埠湖打造成为淮南休闲旅游“大花园”。

  一廊,加快合淮产城融合走廊建设,以曹庵镇为桥头堡,推动走廊向南北两翼延伸拓展,放大走廊效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推进10平方公里的合淮共建现代工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建设,加快与长丰县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市场要素对接对流、社会保障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合作,全面推进合淮同城化。

  突出两大发展重点,安成经济开发区、淮南现代产业园。

  安成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智能家居、新型食品加工等产业;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为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创业培训、法律服务、财税代理等“一站式”服务,努力推动园区企业转型升级。

  淮南现代产业园,围绕对外开放主战场的发展定位,加快园区扩容升级,进一步加快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发挥“南大门”区域优势,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纺织、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园区打造成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招商引资的“新洼地”。

  推进四大系统发展保障:创新驱动系统、环境建设系统、统筹协调系统、幸福指数提升系统。

  创新驱动系统。坚持把发展基点、发展动能、发展第一抓手放在创新上,一是以制度保障创新,二是以社会助推创新,三是以要素配置优化创新,四是以项目落实创新,五是以市场主体激发创新。

  环境建设系统。以环境建设推动发展,以环境提升增强竞争力提升。一是打造公平正义、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二是打造蓝天碧水、山川秀丽的生态环境,三是打造依法治区、服务至上的政务环境,四是打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统筹协调系统。全面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一是统筹协调好域内与域外关系,重点抓好“请进来”、“走出去”,做好对标对接文章;二是统筹协调好城市与农村发展,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三是统筹协调好一、二、三产业发展,努力形成结构优、质效高、协调好的三大产业关系;四是统筹协调好内生动力与外向带动的关系,坚持好“双轮驱动”;五是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形成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统一。

  幸福指数提升系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突出抓好“五强化五提升”,强化物质丰裕感、精神充实感、政治清明感、社会和谐感、生态舒适感;提升就业创业指数、社会保障指数、优质服务指数、宜居环境指数、教育文化健康指数。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财政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5%;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战略上要坚持持久战,战术上要打好歼灭战,紧紧围绕“1524”发展战略去谋划、去部署、去推进,深入实施田家庵五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40个专项工程。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紧扣创新发展,在转型升级上精准发力。当前区域竞争正在演变成为创新竞争,谁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谁就抢占了发展发展“制高点”。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体系一号工程,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具有田家庵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加快金光神特种电缆、光宝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创新转型传统产业,支持发强玻璃、鑫宏机械等骨干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京澳广场、麟信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基本建成万达广场,实施造纸厂地块现代仓储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商务合作,推动酷河马电商产业园落地建设,打造电商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四大主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扩大曹庵草莓蓝莓、史院西瓜甜瓜、石头埠萝卜等特色农业规模,推进农康生态养殖及种植基地建设,实现“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

  二要紧扣协调发展,在城乡统筹上精准发力。牢固树立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深入推进“六城同创”,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地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征迁机制,全面推行货币化实物安置,实施金属品仓库、青丰砖厂周边等地块征迁,推进安理大3个老校区、东方医院家属区等地块改造建设。“由点到面”铺开美丽乡村建设,分层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完成史院乡政府驻地、曹庵镇陈巷、毛圩中心村改造和20个自然村庄综合整治,加快城乡水电气、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对接,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动乡村道路从“村村通”走向“庄庄通”、从“庄庄通”迈向“户户通”。坚持建管并重,常态化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持续开展美好小区创建,提升管理水平,巩固改造成果。加快“智慧田家庵”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

  三要紧扣绿色发展,在生态保护上精准发力。突出绿色发展主题,坚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要,加强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一批水源涵养功能区、绿色产业集聚区和生态体验旅游区。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坚决不上污染项目,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发展,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综合整治散状物料堆场、工业大气污染、城市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推进城市水系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点源共治,保障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龙王撇洪沟建设,投用淮南现代产业园、安成经济开发区和石头埠污水处理项目;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继续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完善城市公园、带状游园、街头绿地和城区主次干道等绿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

  四要紧扣开放发展,在深化改革上精准发力。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改革释放红利,以开放拓展空间,努力增强发展活力与动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抓好“放管服”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依托闲置土地、厂房、设备等存量资源开展二次招商,既注重招项目、招资金、招人才,又注重招企业家、招合作伙伴、招战略投资者。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谋划一批、洽谈一批、引进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打造开放合作高地,进一步完善安成经济开发区、淮南现代产业园规划,加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连岗现代化码头的规划建设,抓好公共保税仓库的管理运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牢固树立现代金融意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市场融资关键作用、民间投资主体作用,用活用好调转促产业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和融资担保平台,抓好“税融通”、续贷过桥资金、“4321”政银担合作,大力推广PPP融资模式,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管道。

  五要紧扣共享发展,在民生保障上精准发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把精准脱贫作为最大民生,严把源头、严控过程、严格验收、严厉纪律,持续加大科技、教育、就业、产业、健康、金融、社会扶贫和政府兜底保障力度,凡是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凡是搞数字脱贫、表格脱贫、弄虚作假的,一律“军法从事”、严惩不贷。坚持把就业创业作为根本民生,坚持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把教育均衡作为基础民生,通过规划新建一批学校、改造扩建一批学校、调整合并优化一批学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坚持把促进健康作为重要民生,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把公共安全作为关键民生,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入推进法治田家庵、平安田家庵建设,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数字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严实硬”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全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区委常委会要率先垂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切实承担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突出思想教育从严、监督管理从严、作风要求从严、组织建设从严、制度执行从严、正风反腐从严,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为加快建设幸福美丽田家庵、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要以落实政治责任为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如果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敢管敢治、严管严治、长管长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专责机关作用,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执纪问责,把责任追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利器,层层传导压力,以常态化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各级党的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形成管党治党的整体合力。健全完善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和问责办法,深化党建“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二要以思想建党为根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全面从严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社会舆情汇集梳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

  三要以制度治党为保障。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有坚强的制度作保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织密制度的“铁笼子”,形成既简便易行又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见实效。狠抓制度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规变通、规避制度等行为,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区委常委要带头学习制度、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监督,使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使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深落实。

  四要以从严治吏为重点。治国必先治党,治党首在治吏。按照好干部标准和“四不唯”要求,牢固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廉为基、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始终坚持从有利于优化政治生态、有利于加强班子建设、有利于锻炼培养干部出发,切实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的监督和管理,将其作为从严治吏的重中之重,使其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

  五要以党的作风建设为主题。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推进作风建设责任清单,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为干事者撑腰、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严防出现“逆激励”、“逆淘汰”。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坚决补齐“不能为”的能力短板,坚决克服“不想为”的思想惰性,坚决消除“不敢为”的为难情绪,从严整治“为官不为”,努力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六要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基础。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使之成为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锤炼党员干部党性的“大熔炉”,纯洁党风的“净化器”。坚持不懈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请示报告、“三会一课”制度,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营造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

  七要以严明纪律为治本之策。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五个必须”,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决不能使纪律成为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真正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不可逾越的红线。

  八要以基层党建为固本之举。党的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基层、力量源泉在基层。强化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抓好国有企业、企业留守处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强化组织功能,继续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社区党建活动场所的阵地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真正做到基层情况动态及时掌握,矛盾问题快速处理、管理服务精准有效。强化基础保障,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规范的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九要以反腐倡廉为关键。腐败是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主体责任约谈、考核和述责述廉评议办法、“一案双查”制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化、程序化和常态化。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运用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抓早抓小、长管长严,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坚持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发挥巡察的反腐利剑作用,加大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力度,把纠风惩腐压力向基层传导、责任向基层延伸、成效在基层体现,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必须树立新理念、建立新机制、锻造新能力、激发新状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谋私利、公而忘私、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向着加快建设幸福美丽田家庵、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区长文见宝在田家庵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17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政治定力,紧跟时代步伐,奋力创业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5.5亿元,增长6.8%;财政收入13.7亿元,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8亿元,增长24.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484元、13283元,增长6.5%、7.5%。

  这一年,我们致力转型升级不松劲,经济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服务业提速提质、园区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工程深入推进,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商贸服务业质效双升。楼宇经济“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万达广场、京澳广场开工建设,汇金广场、银鹭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基本建成,金地环球港、上品印象饕街建成营业,中环国际成为城市新地标;引进高端经营团队25个,韩国德林纽尊体验式购物广场等10余个知名品牌首次进入安徽,耀莱成龙国际影城等20余个品牌首入淮南。电子商务快速成长,全市首家兼具进口商品仓储、展示、销售和跨境电商功能的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式营业,中信国安、优拓电子等28家电商企业入驻,线上商贸零售额增长48%。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2家、出口实绩企业9家,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5亿元,增长11.6%。

  工业经济加快转型。立足壮大规模,建成投产中石化石油中转库、胶原多肽等15个优质项目,正在建设金光神特种电缆、蝉花虫草等19个项目,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9.4亿元,增长125%,增幅全市第一。立足补齐短板,化解淮南现代产业园遗留债务8600万元,加快建设标准化厂房和自来水接入、污水处理、电力改造等配套设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

  城郊农业做精做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基本完成,确权颁证承包土地11.9万亩。设施农业加快发展,新增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1000余座900余亩,草莓、蓝莓、黄金梨等无公害标准化基地4100余亩,建设玫瑰、樱花、海棠等苗木基地1200余亩。生产经营方式加快转变,淘宝、邮乐农品等网上营销模式快速生成,发展农耕体验、观光采摘园31家,培育市级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6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启动庞岗中型灌区节水工程,改造“八小水利工程”16个。

  这一年,我们紧抓项目工作不放手,投资带动发展取得新成效。紧紧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支撑经济稳定增长,拓展结构调整空间。

  把握大势谋项目。立足主导产业,紧跟上级投资和产业发展导向,动态谋划重点项目182个,总投资897亿元。35个项目进入省“861”重点项目库,26个城市交通、生态治理、公共服务项目进入市级投资“大盘子”。新开工省级“861”项目7个、竣工9个,完成投资50.7亿元。

  狠抓招商引项目。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出台项目代办制度,高规格组建6个招商工作队,坚持领导带队招商,突出精准务实,瞄准优质项目,走出去60余批次,请进来80余批次。引进天府新型建材、东锦剪纸等项目78个,到位资金85亿元,增长21.4%,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3%。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0个,到位资金37亿元,增长42.3%。

  紧盯不放推项目。根据难度系数大小,建立事关全区发展大局的“64699”、“66453”重点工作A、B库,实行包保责任制、问题销号制,全力推进58个重点难点项目,其中28项已经成功销号,30项取得阶段性成效。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积极采取分离、重组、单一来源采购、协调企业融资、依法维权等综合举措,稳妥处置淮河新城五期、翰林锦城等8个项目问题,使用采购房源安置安成十字路口征迁群众408户,有效维护群众、企业等多方权益。采取集中办公、现场服务、一站式办理模式,多方联动解决24家企业土地、规划、环保、消防、建设和房产证办理等历史遗留问题116项,卸下企业转型包袱。健全市场倒逼机制,清理园区“僵尸企业”12家。

  这一年,我们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产业转型升级获得新动能。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努力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

  重点改革全面深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八大领域141项重点改革推向纵深,完成55项、推进60项、启动26项改革任务,持续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增设基层市场监管所4个,撤并重组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完成乡镇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整合,监管服务力量稳步下沉。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不断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先照后证”、“两证整合”系列举措,营商环境更加宽松便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型城区加快建设,获批国家和省市科技立项24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56项,制定地方标准2个,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5个、“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5家。申请专利3457件、授权1480件,均占全市的70%;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8亿元,增长27.7%。“质量兴区”取得实效,培育安徽名牌3个、淮南名牌3个,新增省市知名商标8个、“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8家,包揽2个“市长质量奖”。

  创业热潮蓬勃兴起。努力为升级增后劲,争取上级“专精特新”等产业引导资金200余万元,嘉元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创业者办理担保和委托贷款5130万元。持续为创业添活力,成功推荐小额担保贷款7980万元,扶持自主创业750人。新增民营企业2314家、个体工商户4216户,新增私营经济主体数量增长26.6%。民间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达到51%,大众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这一年,我们统筹建设管理不畏难,城乡一体发展展现新形象。坚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城乡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城市建设奋力提速。棚户区改造进程加快,深入推进“三线并进、六环相扣、八项制度”征迁模式,全面完成王郢永安、建材一厂北侧、舜耕中路南侧、舜耕东路南侧地块征迁,基本完成上郑地块、东方医院家属区地块征迁,建成交付王郢永安、舜耕中都等项目安置房2932套,翰林锦里、及第城等5个安置房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重点项目保障有力,完成206国道、商杭高铁、朝阳西路、安成铺周边道路、泉山菜市场等13个重点项目征迁,全面拆除占道32年的人民北路35户窝棚饮食群,全年征迁拆违90.3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接地气、惠民生,坚持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同步,治脏、治乱、治堵、治污并举,高质高效改造龙腾小区、南化村等老旧小区13个,提前一年半完成改造任务。

  市容面貌焕然一新。文明创建力度空前,美化墙体65万平方米,整治菜市场8个,新建改造公厕42座,修复小型公共设施500余处,施划修复停车泊位1.1万个,拆除私搭乱建878处,清理私设道路障碍物300余处、违章广告1.5万余处。环卫作业延伸扩面,将58条背街小巷纳入环卫统一管理,新增垃圾直收直运点50余处,基本实现全城覆盖、无缝对接。文明新风快速传递,城市“精气神”明显提升,有望蝉联第二届省级“文明城区”。

  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坚持综合施策,完成曹庵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宋王省级中心村整治建设和史院乡5个自然村庄综合治理,改造延伸县乡公路、农村道路7条9.8公里,绿化亮化12条19公里,加快推进安成镇辛东、连岗、石头埠3个村自来水入户和曹庵镇13公里自来水管网改造。投入800余万元,全面实施安成镇、曹庵镇、史院乡环卫专业保洁市场化管理,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改观。

  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整治燃煤锅炉16台、散状物料堆场20余处,秸秆禁烧实现全年“零火点”,PM10平均浓度低于省控标准,优于全市平均水平。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城市水系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启动污水处理项目3个,取缔饮用水源地“十小”企业15家;开展打击淮河河道非法采砂集中行动74次,销毁机具87台套,清除非法堆砂8.9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更加规范,将33家企业纳入省级系统监管。曹岭湖、长青煤矿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植树造林1639亩。

  这一年,我们狠抓精准扶贫不懈怠,脱贫攻坚战役开创新局面。坚持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大力实施“三大攻坚工程”、“四大行动计划”。

  突出精准识别。严把“四关审核、三榜公示、四级建档”程序,扎实开展“建档立卡核查月”行动,新增贫困人口50户137人。照好“三清”识别镜,摸清贫困家庭人口底数、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完善“一图一单一手册”。

  突出精准帮扶。落实“三包”制度,157名领导干部、20个区直部门、57名驻村队员覆盖全部贫困人口。推进真入户、真帮扶,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脱贫路子,落实“定向滴灌”措施,入户帮扶达每户10次以上。严把人均纯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退出标准,规范退出流程,杜绝摘帽未脱贫,确保脱贫不返贫。

  突出精准施策。制定落实“1+22”配套政策,投入资金1168万元。突出产业扶贫,2座村级100千瓦光伏电站、178座户用3千瓦光伏电站建成发电,194座标准化蔬菜大棚建成投用,为每个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每个贫困家庭增收1万元以上。突出基础设施扶贫,建成扶贫道路3条4.7公里,新建改造危房14户。突出社保兜底,保障贫困人口1176人。年度脱贫496人,史院乡尹祠村成功出列。

  这一年,我们坚持服务民生不停步,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新改善。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民生实事抓细抓准。全年民生投入7.7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6%,全面完成省市33项民生工程,实施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18件。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续保大幅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完善救助体系,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等各类资金5662万元,保障救助15.9万人次。加强住房保障,基本建成公租房1506套,分配保障性住房2817套。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成立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组织就业培训965人,开发大学生见习、公益性岗位397个,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77万人。

  社会治理抓严抓稳。“铸安”行动扎实有效,全面完成6处省市挂牌安全隐患整改,排查整治各类隐患2661处,取缔危化品非法仓储4处,捣毁“黑加油站”17家,清缴危化品25吨,销毁非法烟花爆竹3300余件,获评全省“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江淮行”先进单位。建成投用消防大队新营房。成立区应急管理委员会,修订重点部门、行业应急预案7部,开展各类应急演练70余场次。信访形势总体平稳,领导干部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取得实效,化解信访矛盾65件。社会治安稳定有序,开展“天网七号”专项行动,可防性案件下降30%。依法治区扎实推进,启动“七五”普法,建成区级社区矫正中心,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工作更加规范。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建成4个乡镇规范化便民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完成13个村和社区服务用房达标工作;出台奖补办法,社区工作人员月平均薪酬增加300元以上;“阳光村(居)务”网上监督平台功能深化拓展,受到省市委的充分肯定,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

  社会事业抓实抓常。坚持教育优先,完成田三幼和曹庵镇、史院乡14所中小学校扩建改造,建设塑胶运动场13座,公开招考中小学教师246名,轮岗交流207人,荣膺国家和省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8人次,获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定点学校12所。推进省级卫生城区创建,引进贵州益佰、上海同济医院、中山医院、华厦眼科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全面完成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奖励救助计生对象1.26万人次。文体事业亮点纷呈,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等省级以上少儿艺术奖项10个,举办“幸福美丽田家庵•百姓梦想大舞台”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232场次,成功协办首届淮南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高质量完成征兵工作,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双拥共建、民族、宗教、物价、档案、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这一年,我们建设法治政府不塞责,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以严实作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学准则、守条例、做表率”专题教育,“不谋私利、公而忘私、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进取精神蔚然成风,在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中,再次被评为优秀等次,荣获社会建设、民生改善2个单项奖。坚决服从区委领导,提请区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32项;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执行人大决议决定11项,向政协通报重点工作12项,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34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自觉树起道德“高线”、筑牢纪律“底线”、严守法律“红线”,开展滥发津补贴、违规经商办企业等8项整治,严肃查处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织密筑牢制度“笼子”,制定完善《政府采购及工程建设招标采购分类管理办法》等制度16项,严格执行工程领域“四个严禁”,试行“双审”模式,推进审计全覆盖,核减项目资金8398万元。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三公”经费下降20%以上。受理“市长热线”、“市民心声”事项4108件,回复率100%。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以改革创新的铿锵勇气、干事创业的昂扬锐气、执政为民的清风正气,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也为本届政府五年任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过去五年,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情实意惠民生,在建设幸福美丽田家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五年的砥砺奋进,成就的是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180亿元、200亿元、22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5.7%。财政收入逾越13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8.4亿元。服务业方面。获批“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全省信息消费试点区”,新增商务楼宇100余万平方米,净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1家,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一半以上,全市商业核心地位更加稳固。工业方面。同步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提升,重点建设安成经济开发区和淮南现代产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综合服务设施17.5万平方米,入驻顺辉锚固、三正集团等重点企业55家,高新技术和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数量达到31家、136个,分别为2011年的5.2倍、19.4倍。农业方面。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流转土地1.92万亩,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5家,建成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12个。

  ——五年的改革创新,迎来的是发展动能的显著增强。各项改革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制定落实区乡两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土地管理、住房保障、商事制度、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改革推向纵深,两轮行政区划调整稳妥有序。基层民主彰显特色,“阳光村(居)务”网上监督平台实现114个村居全覆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累计引进项目210个,到位资金308.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6个,到位资金205亿元。民营经济活力更强,私营经济主体数量为2011年的3倍,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将近一半,被评为“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主要科技指标连年稳居全市之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8倍,连续6年稳居全省市辖区“双十强”,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

  ——五年的克难攻坚,收获的是城市品位的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城镇化率达到97.16%。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完成安成十字路口、青桐大道和三和镇姚皋村、王圩村等一系列重点地块、重大项目征迁,拆除环球至尊、骏顺商贸楼等一批违法建设,累计征迁拆违560余万平方米,供地2447亩。完成湖滨村等14个、稳步推进上郑地块等1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累计改造1.14万户。新建改造淮潘路、环山路、林场路等城市道路11条50.9公里,整修改造小街小巷84条。投入4600万元,完成45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惠及群众12万人,社会反响之大、评价之高远超预期。美丽乡村加快建设。改造农房危房2063户,新建改造九上路、曹史路等县乡公路、农村生产生活道路65条88.3公里。文明创建深入推进。城乡管理更加精细,城市水系和537条小街小巷纳入环卫统一管理,环卫专业保洁实现城乡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获评国家和省市级好人65名,创建各级各类文明单位163家,荣膺首届“全省文明城区”和第二届“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

  ——五年的一心为民,赢得的是民生福祉的有效增进。累计民生投入35.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2%。落实省市民生工程119项,办理民生实事95件。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12.3%。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累计投入16.5亿元,建成46所省级标准化学校,新建扩建12所、维修改造49所中小学幼儿园,顺利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跻身“全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691万人次。人口计生服务持续优化,获评“全省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先进区”。文化体育繁荣发展,少儿艺术荣获国家和省级奖项20余个,每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百场以上,建成文化活动场所117个、健身路径122个、农村和社区书屋45个,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新农合参保率均达9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加2160元、1680元,开工新建保障性住房1.1万套,基本建成4744套,妥善安置793户生产生活困难上岸渔民。完成6个村自来水入户和10个村居安全用电改造,新建改造菜市场11个、公厕113座。

  ——五年的持之以恒,换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大力开展以“三线三边”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关停“三高两低”企业90余家,提前完成主要污染物“十二五”减排任务,全区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92%。扎实开展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一山三湖”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完成石姚湾行洪堤退建工程、淮化集团合成氨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工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效果明显,整治燃煤锅炉215台,取缔淮河岸线非法堆砂场72处,爆破拆除非法码头12座。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造林1.59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4个,森林覆盖率达到18.9%,舜耕山风景区已成为“城市绿肺”、市民健身休闲首选地。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完全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服务业大而不强,两个园区体量偏小,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成本越来越高。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触及更多深层次矛盾,复杂性和难度加大。城市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快速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相互交织,征迁、安置、维稳多重压力并存。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领域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政府自身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田家庵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当前,田家庵发展虽然存在风险挑战,但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外部利好因素叠加。国家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安徽推进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支持合淮同城化、合淮蚌发展带建设;市委、市政府坚持“1235”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我们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自身优势更加凸显。经过多年开拓进取,全区综合实力加快提升,新的增长动能加快孕育。通过全力攻坚征迁难题,化解实体经济、房地产等领域突出问题,理顺市场机制,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优质资源要素加快集聚,经济发展呈现出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后劲更足的良好局面,跨越奋进、再攀新高的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前景美好广阔。区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确立了“1524”发展战略,作出了田家庵区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总体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大势,坚定信心、拉高标杆,突破瓶颈制约、补齐发展短板,在转型升级发展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市、区党代会及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1524”发展战略,落实田家庵区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都市农业示范区和生态环境示范区,奋力在创业创新上闯出新路,确保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幸福美丽田家庵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好“1524”发展战略。

  ——围绕一个目标。永葆政治定力,奋力创业创新;加快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生态更加优美、精神更加昂扬、政治更加清明的幸福美丽田家庵;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综合实力更强。经济总量继续领跑全市,对全市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突破21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100亿元,年均增长6.3%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8.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6%。二是发展能级更高。各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层次水平大幅提升,创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2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60%以上。三是人居环境更优。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建设深入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22.3%,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平安田家庵、法治田家庵基础更牢,城市吸引力大幅跃升。四是人民生活更好。就业更加充分,创业环境更加优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万元、2.1万元,年均增长8%、9.5%。原则上2018年底完成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教育、文化、卫生、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构建五大战略布局。“一河”。围绕淮河及沿淮建设生态经济带,充分利用淮河黄金水道及岸线资源,全面推进淮河及沿淮田家庵段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防洪安全体系,着力提高淮河及沿淮地区土地、防洪、饮水、港口、航运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把淮河及沿淮田家庵段打造成为水清、岸绿、景美、物丰的绿色生态示范区,生态文化、淮河文化相融合的休闲观光旅游区。“一山”。突出以舜耕山脉环境保护为主的森林景观建设,利用舜耕山脉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地理位置独特、科教资源丰富的潜力和优势,加强生态修复、绿化美化和景观建设,加强观光、休闲、养生、文化、娱乐等功能设施建设,形成山环水绕、山水相依、湖光山色融为一体的新格局,将舜耕山脉建设成为保山育林、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城市风景区;优质教育、科技创新、文化创意集聚地。“一带”。发展山水相间的现代服务业经济带,深入推进“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全省信息消费试点区”建设,推动核心商圈由块状向带状发展,做优做强龙湖、朝阳等核心商圈,提升振兴国庆、淮滨、新淮、田东等老商圈,建设洞山、泉山、安成等新兴商圈,分层特色化发展,形成由东至西多商圈、多商业业态、多商业模式的带状集中服务业经济区,着力打造皖西北著名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一湖”。利用瓦埠湖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沿湖生态经济带,以引江济淮工程为契机,加快沿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滨湖大道、尹祠大道,畅通沿湖交通,构筑沿湖开发主骨架;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大力发展沿湖地区现代生态农业、现代养殖、养生健身、社会化养老等新业态;以生态旅游为龙头,加快构建旅游精品景点、旅游优质服务、旅游商品供给体系,努力把瓦埠湖打造成为淮南休闲旅游“大花园”。“一廊”。加快合淮产城融合走廊建设,以曹庵镇为桥头堡,推动走廊向南北两翼延伸拓展,放大走廊效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推进10平方公里的合淮共建现代工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建设,加快与长丰县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市场要素对接对流、社会保障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合作,全面推进合淮同城化。

  ——突出两大发展重点。安成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智能家居、新型食品加工等产业;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为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创业培训、法律服务、财税代理等“一站式”服务,努力推动园区企业转型升级。淮南现代产业园。围绕对外开放主战场的发展定位,加快园区扩容升级,进一步加快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发挥“南大门”区域优势,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纺织、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园区打造成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招商引资的“新洼地”。

  ——推进四大系统发展保障。构建创新驱动系统。坚持把发展基点、发展动能、发展第一抓手放在创新上,一是以制度保障创新,二是以社会助推创新,三是以要素配置优化创新,四是以项目落实创新,五是以市场主体激发创新。构建环境建设系统。以环境建设推动发展,以环境提升增强竞争力提升。一是打造公平正义、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二是打造蓝天碧水、山川秀丽的生态环境,三是打造依法治区、服务至上的政务环境,四是打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构建统筹协调系统。一是统筹协调好域内与域外关系,重点抓好“请进来”、“走出去”,做好对标对接文章;二是统筹协调好城市与农村发展,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三是统筹协调好一、二、三产业发展,努力形成结构优、质效高、协调好的三大产业关系;四是统筹协调好内生动力与外向带动的关系,坚持好“双轮驱动”;五是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形成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统一。构建幸福指数提升系统。突出抓好“五强化五提升”,强化物质丰裕感、精神充实感、政治清明感、社会和谐感、生态舒适感;提升就业创业指数、社会保障指数、优质服务指数、宜居环境指数、教育文化健康指数。

  实施好“1524”发展战略,就必须扎实推进田家庵区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和40项专项工程。

  一是实施创新发展行动,奋力在全面提升竞争能级上闯出新路。着力产业创新。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打造1个市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创建2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创建。着力平台创新。推动多元化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市级以上科研平台达到50个,高新技术和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50家。着力融资创新。深化“4321”政银担合作,扩大“税融通”、“过桥贷款”惠企覆盖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努力把金融活水引入实体经济。着力政策创新。完善产业引导政策,加大“双创”投入力度,落实“创业淮南”行动计划,大力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敢闯敢试、创业至上的企业家精神。

  二是实施协调发展行动,奋力在全面提高整体效能上闯出新路。加强区域联动协作。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共建共赢。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推动舜耕镇全面融入城市发展大格局,安成镇重点发展都市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农业,曹庵镇积极参与融入合淮产城融合走廊建设,史院乡加快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省级旅游乡镇创建,完成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80%以上布点中心村整治建设,90%以上自然村庄得到有效治理。加快现代化城区建设。围绕“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山清水秀”目标,深入推进“四创一建”、“两治三改”、“六城同创”,加快解决过山、过铁、过境交通瓶颈,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设,力争改造棚户区、城中村1万户。

  三是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奋力在全面优化生态环境上闯出新路。加快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继续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推进以一河、一山、一湖为重点的全区域生态治理。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防治,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垃圾分类,推进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基本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四是实施开放发展行动,奋力在全面打造开放高地上闯出新路。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土地、科技、信息、资本、市场和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完善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抓好招商第一要事,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与央企、知名民企、外企合作水平,鼓励“凤还巢”人员回乡投资兴业。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

  五是实施共享发展行动,奋力在全面增进民生福祉上闯出新路。落细、落实、落准政策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推进健康田家庵建设,加快医疗、养老、健康服务融合发展,扩大医疗资源全市领先优势。推进优质教育集团化发展,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全面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健全权益保障和矛盾化解机制,深化平安田家庵建设。

  三、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财政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7.5%;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坚持做大总量和转型升级并重,促进三次产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一是高质量壮大现代工业。坚持产城融合、创新驱动、集群发展,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力推项目投产达效,建成尚家环保餐具、高档化妆品器皿等6个以上项目,基本建成协进工贸、机器人孵化器等5个以上项目。完成淮南现代产业园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建成1.6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完善两个园区供电、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集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突破型、引领型产业项目,加快金光神特种电缆、光宝智能、正君机械等系列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竞争力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全年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家,产值增长5%以上,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展“互联网+制造”行动,实施鑫宏机械、景峰玻璃、车百氏汽车配件等项目二期扩建工程,支持发强玻璃新型生产线改造,打造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完善淘汰机制,引导实施兼并重组、产权转让等系列举措,加快清理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僵尸企业”,盘活存量厂房、土地资源,推进低产地改造。加大骨干企业扶持和中小微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二是高水平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增强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功能。优先发展“三大商圈”。围绕龙湖、朝阳核心商圈,推动京澳广场、麟信广场和金地环球港二期、中央购物广场二期等楼宇集群建设。围绕国庆、淮滨等老商圈,基本建成万达广场,完善周边道路、电力等配套功能,改造提升白云家具城等系列专业市场。围绕洞山、泉山等新兴商圈,力推新城•吾悦广场落地建设,加快中化国际城、东方佳园等系列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电商主体。加快“电商田家庵”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电商品牌企业。加强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推动酷河马电商产业园落地建设,打造电商产业示范基地。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以上。优化升级服务业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高端商贸、健康养老、家庭服务、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壮大提升传统专业市场,启动花鸟鱼虫市场建设,加快东部建材城、西部玻璃城、汽车城等传统市场提档升级。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家。

  三是高效益发展都市农业。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细化落实“三权分置”办法,放大农村土地确权成果效用,赋予承包经营权入股、抵押、担保、流转更多财产权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快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创建工程,完善引导扶持政策,壮大草莓、蓝莓、油桃、石头埠萝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加快品种更新,提升品牌知名度。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深入挖掘生态种养、民食民宿、民俗文化乡土资源,培育假日采摘、农事体验等新型业态。加快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2家,农业产业化产值增长10%以上。筑牢农业生产基础。建成庞岗中型灌区节水配套工程,启动石姚湾中心路建设,改造提升“八小水利工程”30个以上。

  第二,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源泉,坚定不移地厚植开放创新新优势。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促进煤炭延伸产业、房地产市场等重点领域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深化社会治理、民主法制、文化体制、社会事业、生态文明体制各领域改革,承接落实上级下放审批事项,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促进办事流程再简化、审批事项再精化、服务保障再优化。深化税收征管体制、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减轻企业负担。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等系列监管改革,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二是加快创新型田家庵建设。加大创新扶持力度,引导市场主体增加研发投入,扶持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以上、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个,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0个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5%以上。增强创新产品推广实效,完成成果转化30项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4亿元。注重激发微观主体创业活力,推荐创业担保贷款6000万元,开展就业技能培训900人,建成206文化创意众创空间。新增注册私营企业1650家、个体工商户2350户。培育安徽名牌产品5个、淮南名牌产品10个。

  三是增强引进来走出去实效。创新招商机制,强化考核奖惩,推动招商工作常抓不懈、提质增效。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努力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企业项目,力争全年引进内资增长10%以上。开展项目攻坚“收网行动”,推进审批服务“交钥匙”工程,谋劲不减、盯劲不让,千方百计破解用地难、融资难、审批难问题,全面解决A、B库重点项目问题,打通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力争全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竣工30个以上。

  第三,坚持以宜居为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建设现代生态新城区。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着力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把握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期修编机遇,平衡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优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城市紧凑集约高效发展。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拓展融资渠道,改革征迁机制,全面推行货币化实物安置,启动金属公司仓库、青丰砖厂周边等地块征迁,推进安徽理工大学3个老校区、东方医院家属区、建设村、老货场、舜耕东路南侧等地块改造建设,开工新建上郑四宜城安置区,建成交付翰林锦里、翰林锦城、及第城等安置房3100套以上。健全老旧小区管理长效机制,常态化推进老旧小区整治和美好小区创建,改造提升一批小街小巷。完善城区功能配套,保障推进淮南火车站站房改造、湖滨路西延、新206国道扩建、安成铺周边道路工程,畅通万达广场、万城广场周边道路微循环,启用泉山菜市场,建设上郑菜市场,改造新淮菜市场、淮河农贸市场,规划布点15个公共停车场,新建一批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

  二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目标,坚持规划先行、重点突破、建管并进,完成史院乡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陈巷、毛圩、尹祠中心村改造和20个自然村庄综合整治,启动史院乡尹祠大道、瓦埠湖滨湖大道建设,新增延伸村级道路11条8.5公里、绿化14条18公里、亮化22条24.3公里。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深化乡风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美丽内涵,留住美丽乡愁。

  三是优化城乡管理服务。推进城市执法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数字城管”覆盖面,全面提升智慧管理、精细管理、长效管理水平,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强化环卫作业数字化指挥、全区域覆盖、全链条监管,全面提升城市水系、背街小巷、死角盲区保洁水平;加强农村环卫作业监管,确保市场化管理常态化、高质量运行;新建改造4座垃圾中转站、11座公厕。保持违法建设管控高压态势,深化土地管理领域专项整治,确保违章建筑、违法用地“增量为零、存量递减”。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持续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

  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突出抓好扬尘颗粒、超标尾气、油烟排放、秸秆焚烧治理。加强水体保护,推进城市水系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点源共治,保障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和龙王撇洪沟等城市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投用安成经济开发区、淮南现代产业园和石头埠污水处理项目,严厉打击淮河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加快推进舜耕山风景区建设和沿淮河、瓦埠湖、十涧湖生态修复工程,完善城市公园、带状游园、街头绿地建设。

  第四,坚持以民生为最大政治,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福祉新改善。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加强社会建设,持续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一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役。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位”,全面落实“领导包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坚决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落实“十大工程”、22项专项扶贫政策,坚持一户一策、“靶向治疗”,综合实施光伏扶贫、大棚扶贫、养殖扶贫等有效举措,打好科技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系列“组合拳”。强化扶贫资金资源统筹整合,引导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核查机制、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强已脱贫人口跟踪服务和定期回访,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实现脱贫460人以上、史院乡涧坝村出列年度目标。

  二是发展现代优质教育。把基础教育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集聚城市人气、推动区域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完成洞山中学扩建,启动龙湖中学民生校区、洞山中学朝阳校区、田五小扩建工程,实施十六小与田五小资源整合试点,在安徽理工大学老校区、淮河新城等周边区域规划3所以上新校。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建成投用史院乡中心幼儿园,重建田一幼教学楼,争创2个市级示范园。推进智慧教育,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接入国家和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无校籍管理和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重视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培养发展,加强校际轮岗交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三是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深化“七五”普法行动,启动“一村(居)一律师”试点,加强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建设,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和行为,严密防范房地产、金融融资等重点领域风险。成立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推进公安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招录辅警120名,健全完善大巡防机制,常态化执行等级勤务、等级戒备,网格化布警,全时空巡逻,大力实施群防群治“平安鸽”工程,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深入推进“铸安”行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保持安全生产良好态势。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规范农贸市场、小餐饮、小作坊、小诊所、零售药房等生产经营行为,新建4台套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强化应急管理,增强事故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巩固“无传销城区”创建成果。提升村居服务水平。完成12个村级服务场所改造升级,推进“四优”社区建设,深化“服务在社区,幸福在居民”创建活动,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薪酬待遇自然增长机制,提高村居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推行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提升物业小区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全面落实省、市民生工程项目,为群众再办13件民生实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法定保障对象应保尽保,抓好公租房分配和租赁补贴发放,建成交付泉西公租房项目,完成上岸渔民公租房安置分配;健全就业援助、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等重点群体服务,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扩大公共文化供给,筹建少儿艺术中心,实施社区自助式电子图书馆布点建设,开展文体惠民活动100场次以上。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支持中山医院、华厦眼科医院、舜新家苑康养中心建设和同济医院淮南分院、朝阳医院、济民医院扩建升级,改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2家乡镇卫生院、10个村级卫生室,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推进双拥共建和军民融合发展,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协调发展档案、物价、统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等各项事业。

  四、持续深化政府自身建设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还在落实。我们要顺应群众期待,勇担历史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争做法治践行者。带头维护区委权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坚持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社会事务,正确行使权力职能,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事项决策法定程序,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性审核制度,推进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环境治理等跨部门综合执法,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效能。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打造阳光政务。

  二是誓做清廉守纪者。深入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保持“两学一做”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树牢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优秀传统价值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注重“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贯彻落实廉政提醒谈话制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监督“四个全覆盖”,全面强化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管理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

  三是勇做使命担当者。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始终保持奋发向上、奋力争先的进取精神,直面矛盾,正视问题,善谋善断,敢做敢为。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增强“划句号”意识,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完善狠抓落实的督查机制、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为敢担当的人担当,为敢负责的人负责,努力营造竞相有为、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身当伞,为群众遮风挡雨;俯首为牛,为百姓辛勤耕耘,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各位代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共同书写幸福美丽田家庵建设的崭新篇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