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 09:45 财政 税务 金融  
2016田家庵年鉴:财政 税务 金融

财  政

  【概况】 1958年设立淮南市财政局田家庵区财政分局。1961年设立区财政局。1962年撤销区财政局,设立田家庵财政分局,为市财政局派出机构。1969年,区财税合并为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财经站。1975年成立田家庵区财政局。2010年下设区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中心、民生办,辖区4个乡镇财政所。“十二五”期间,区财政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收入,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科技、农业等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财政收支】 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坚持依法治税、狠抓收入落实,财政收入由2010年9.66亿元增加到2015年12.72亿元,年均增长5.7%,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全区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财政综合管理】 “十二五”期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大力组织收入,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科技、农业等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各项支出得以保障。继续加大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坚持有保有压,保障各项支出需要。坚持厉行节约方针,规范公务消费行为,严格控制和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硬化预算约束力,增强预算的执行力和规范性。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不断完善民生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规范发放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及时公开财政补贴信息,确保资金发放的透明度。

  建立财政监督机制,管理绩效得以提升。主动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大财政监督管理力度,完善预决算公开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不断提高财政透明度。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集中支付系统对财政资金全覆盖。扎实开展“小金库”清理工作,坚持日常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推进公共采购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健全财政规章制度,体系构建得以完善。积极制定各项财政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运行有序、管理规范、约束有力、科学高效的财政运行机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进反对浪费制度建设,合理有效使用政府资金,为维护健康的财政经济秩序提供保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落实“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有序、管理民主、公开透明”。

  【预算管理】 实行全口径预算,实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管理目标。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管理、执行一体化运行机制,细化预算编制工作,保证基本支出的需要,规范项目支出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加大对财政资金支出的控制,强化以预算指标控制资金的理念,积极开展部门预算草案初步审查工作,推动部门预算改革,促进部门预算编制质量不断提高,认真做好预算调整和超收收入使用情况等审查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按照“积极稳妥、全面启动、分期实施”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逐步将全区预算单位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印发《田家庵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调整田家庵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对方案及相关制度办法的系统学习,吃透方案精神,掌握相关制度和办法。明晰工作职责,确定内部操作程序,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的工作要求,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严格控制部门预算,当好政府“管家”。加强组织收入,全面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将各预算单位收取的各项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严控支出管理。要求各预算单位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创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消耗性支出。强化预算约束,督促各预算单位,严格按照部门年初预算,积极组织收入,周密安排支出,确保在预算之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督促预算单位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要高度重视本单位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强化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确保部门预算顺利执行。

  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实现公务消费动态监控。制定印发《田家庵区公务卡使用管理办法》,做好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与区预算管理要求的有效衔接,形成推进公务卡改革的合力。对暂不具备公务卡改革条件的预算单位开展调研,加快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创造条件予以推进。组织预算单位分批开展培训,做好公务卡开卡的指导工作,并积极探索建立公务卡消费指导目录,督促预算单位对公务消费5万元以下的支出多用卡、用好卡。加强财银协调,优化用卡环境。积极协调银行、软件公司做好系统联调测试,确保公务卡平台信息流转顺畅。

  【国有资产管理】 为改善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状况,从四个环节入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认识环节,采取学习、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想工作,强化管理意识。购买环节,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纳入政府采购,依托会计核算中心及时将购置的固定资产入账核算,从源头上加强管理。管理环节,完善制度,出台《田家庵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同时以清产核资为契机,摸清资产“家底”,防止资产流失,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完成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据录入、上报工作,建起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台帐。处置环节,严格按规定、按程序对行政事业单位毁损、报废、转让的固定资产进行监督与管理。

  【财政监督管理】 强化财政监督机制建设,健全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落实“八项规定”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建立财政资金监督机制,以监督“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等专项资金的支出,确保财政资金支出的安全、规范、有效。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加强对部门预算、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扎实开展“小金库”清理工作,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完善制度,真正形成监督与管理并重,日常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新格局。

  【招标采购管理】 推行公共采购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增强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满意度,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严格加强政府采购资金管理,强化各环节的监督制约,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水平。2011~2015年共完成采购项目745个,采购资金8945万元,节约率达11%。

  【民生工程】 区政府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真抓实干、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宣传等措施,民生工程进展扎实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作效果显著。区成立民生工程及收入倍增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实施意见,与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扩大信息交流、强化督查考评等确保民生工程及倍增工作顺利推进。强化民生工程资金保障,优先安排民生工程资金,调整支出结构,打足打实预算,确保民生工程资金不留缺口;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宣传,使民生工程成为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营造全社会共解民忧、共促和谐、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2011~2015年累计民生投入近3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2%以上。连续5年实施省、市民生工程,落实97项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解决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累计新增就业5.2万人、再就业4.4万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就业先进县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一五”末基本实现翻一番。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累计投入16.5亿元,新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整体提升。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计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至2015年底已完成226条连家船的拆解工作,支付船只拆除补贴金470余万元,发放补贴、过渡安置费及其他费用1000余万元,解决了793户渔民上岸安家。

  【会计核算中心工作】 加强集中支付支出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动态预警管理,严格执行财政资金集中支付程序,准确开具资金支付凭证,安全高效支付财政资金。规范集中支付资金清算,及时向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传递集中支付信息和相关支付凭证,保障财政资金按时准确清算。加强协调促进预算单位与代理银行的沟通,保障预算资金规范、高效支付。建立集中支付信息支撑平台,优化业务操作系统环境,规范运行管理程序,统一集中支付数据口径,提高预算指标、用款计划和支付执行等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完善数据报表体系,强化信息查询功能,实现历史数据可追溯。强化支付安全监督检查,健全集中支付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开展集中支付执行内部业务检查。对业务审核、印章使用、票据开具等关键环节加强重点监控,落实问责制度。加强集中支付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提高财政国库支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稳定性。

  严格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加大对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行政开支,加强对因公出国、公务接待、车辆购置等三公经费的控制,保证各项开支标准在中心得到认真贯彻。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职能,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好审核、监督、分析的作用。

  加强作风廉政建设。规范日常管理,严格纪律考核,维护好窗口形象。认真执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杜绝“吃、拿、卡、要”和报人情账、关系账现象。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和AB交替岗制度,加强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

  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会计核算中心用多种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快速有效的保障各单位的财政资金到位。定期走访,定期走访有关核算单位,主动为核算单位宣传财务制度,当好参谋。延时服务,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制定延时服务制度。首问服务,增强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实行首问服务制。

城市建设投资融资

  【概况】 淮南市田家庵四宜城镇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16日,系国有独资性质,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注册名称为淮南市田家庵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城镇化建设,与城镇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治理,拆迁及安置房建设,老城区改造,基础产业建设的投融资服务,国有股权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对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冠名权、广告经营权等运作,投资、经营有效收益权的市政公用设施,工业及其他项目的投资经营,经营管理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法律许可的其他业务。2013年8月5日变更为淮南市田家庵四宜城镇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增至2.5亿元,经营范围不变。2015年2月4日,经营范围增加了物业管理。公司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不设股东会,由区政府授权董事会行使股东会权利,决定公司重大事项,其中董事会由区政府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5人组成。执行监事人选由区政府委任。公司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名,对公司的经营和行政管理负责,人选由区政府任命。内设计划财务综合部、工程部、人力资源部和投融资部。

  【项目建设】 公司成立后,根据区政府安排承接了安成经济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和配套设施项目、淮南现代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和配套设施项目、湖滨安置小区配建廉租房项目、泉西公租房项目。至2015年安成经济开发区项目已经建成,总建筑面积共11万平方米;淮南现代产业园区项目在建设完善,总建筑面积共7.8万平方米;湖滨安置小区配建廉租房工程竣工,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总建筑面积10.85万平方米的泉西公租房项目在建设中。该项目工程款来源为中央专项资金和市区配套资金,是区重点建设的民生工程。

  【融资成果】 公司依托政府信用和公司自有资产,结合项目建设,不断拓宽筹融资渠道,从徽商银行、通商银行等利用项目,设立田家庵区城镇化基金等方式于2016年上半年实际累计直接融资6亿元,保证区城市开发建设资金需求,促进城市建设开发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

  【财务状况】 截至2015年底,公司账面资产达4.30亿元,其中流动资产2.32亿元(含货币资金6776万元);累计负债9322万元,全为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合计3.37亿元,其中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49亿元。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3204/9322=2.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9322/42983×100%=21.68%;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9322/33662×100%=27.69%。

国家税务

  【概况】 田家庵区国税局成立于1994年8月,由原淮南市税务局田家庵分局演化而来,曾经使用淮南市国家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家税务局等名称,属于中央垂直管理,负责淮南市田家庵区范围内的国税征管工作。自2005年以来,该局经历了2009年机构改革、2011年税源专业化改革、2013年的深化征管改革等三轮较大的机构及人员编制改革,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变动较大。2015年设办公室、监察室、政策法规科、征收管理科、税源管理一科、税源管理二科、税源管理三科、收入核算科8个科室。

  【税收收入】 2011年至2015年累计组织区级国税收入23.38亿元。2015年共组织入库收入4.66亿元,其中增值税收入2.14亿元;企业所得税收入2.52亿元。

  【税收法治】 以税法宣传月和国家宪法日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税法宣传活动,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提高税法遵从度。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作用。2015年办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退税234.6万元,为8户企业办理出口退税338.7万元,1000余户纳税人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641.8万元,研发费与支付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1110.82万元,4户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49.6万元,1.1万余户未达起征点纳税人免征增值税1476.8万元。

  【纳税服务】 将纳税人是否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问题大剖析、需求大征集、税户大走访、主题大讨论、服务大评比、示范大创建等活动。从征纳双方视角,深入分析当前纳税服务工作差距,通过采取迅速务实的整改措施,转变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推动纳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税收征管】 积极转变税收管理方式,不断夯实征管基础,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征管成本和执法风险明显降低。全面梳理业务流程,突出纳税服务,初步建立起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创新户籍管理、创新评估模式的管理模式。

  【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配合上级机关推行网上办税、网上纳税人学堂等方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的平台。推行增值税发票升级版,上线税务综合办公系统、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内部管理系统和软件,税务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进步。

  【基层建设】 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各类业务知识培训班,扎实开展“岗位练兵”、“国税讲坛”、“每周一考”等活动,积极组织业务培训,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加强干部培养使用,落实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提升基层硬件建设,更新老旧设备,改善办公条件,为纳税人创造更好的办税环境。

  【效能建设】 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落实组织绩效、个人绩效指标和任务,做到落实指标不漏项,考核评比不看脸,有力地促进工作开展,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重视日常财务收支管理,依法合规使用每一笔资金,按程序办事,严格资金支付流程,坚持做到“三个不”,即大额开支无局长办公会决定不予开支,核算手续不全的不予开支,不符合财务制度要求的不予开支。

  【内部建设】 加强廉政建设,促进廉洁从税。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聘请10名特邀监察员,拓宽社会监督面。通过组织参加政风行风评议、开展民主评议领导以及召开税收管理员述勤述廉汇报会等形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积极谋划税务文化建设,税务文化长廊,篮球、羽毛球、太极拳等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税务文化氛围浓厚。2015年,区国税局获“安徽省第十届文明单位”称号。

地方税务

  【概况】 1994年,淮南市地方税务局田家庵分局挂牌成立,负责全区4048户个体工商户、7781户企业税收和基金费的征收管理工作。2011年至2015年,分局积极应对“十二五”期间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源监控,克服各种减收影响,组织税费收入100.3亿元,比“十一五”增收62.6亿元,增长165.6%,其中地方税41亿元,基金费收入59.3亿元,实现地税收入稳步发展。分局连续六年荣获省“文明单位”称号。

  【推进依法治税】 严格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加大对税收规范性文件的会签、备案审查和公开力度,重点在规范登记管理、注销清算、发票监管、减免缓缴审批、税款核定、欠税清缴保全强制等重要执法程序。坚持民主决策机制,实行重大税收决策集体审议制度。强化政务公开机制建设,完善法制员工作制度,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定期开展税收执法督察。充分维护纳税人依法享有的知情权,畅通纳税人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纳税人监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通过征收大厅电子屏幕宣传栏、QQ群、借助12366平台等渠道加大税收宣传和政务公开力度。

  【优化纳税服务】 持续推行《纳税文明规范,深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全面贯彻《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2.0版》,全面实现“一窗式”服务,“一次性告知”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建立大厅局长值班制度,并针对纳税人开展延时服务、限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等一系列特色服务。2014年在全市率先开通应用自助办税服务终端,真正实现“窗口办税、网上办税、自助办税”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办税模式,满足纳税人多元化的办税需求。推行先办(批)后审,提高当场办结率。规范简并涉税文书报表,扩大免填单业务和“同城通办”覆盖面。2015年11月1日,安徽税务系统金税三期优化版启动新旧系统双轨试点运行。

  【征管模式转型升级】 夯实征管基础全面实现税收管理模式专业化。2012年9月,分局正式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机构改革,按照税源结构、人力资源状况和机构编制实际,划分出三大税收业务序列,即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和纳税服务,突出分类和专业管理,实现三个转变,税收管理工作从“管户”向“管事”分离,“管事”更精细、更专业,分工更科学。突出纳税评估,在专业化管理的模式中,日常的纳税评估环节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审查会计报表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纳税申报中的错误与偏差,帮助纳税人提高申报质量。纳税评估通过约谈、函告等程序,有效的解决纳税人因主观疏忽和对税法理解上的偏差而产生的涉税问题。通过纳税评估中的纳税自查、税务约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基层税务机关检查工作的压力,降低了征纳双方的税收成本,提高了税收风险预警能力,改善了税收征管薄弱环节,有效防范税收风险,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保障了税收收入。

  【规范税收管理程序】 正式推行电子定税,2013年出台餐饮行业、住宿业和娱乐业电子定税核定参照标准,规范个体户税款核定,减少人为因素,促进税款核定工作公正、公开、公平。针对中式快餐,特色饮食税款核定问题,及时调整定额要素和定额标准,在日常核定管理过程中,发挥纳税评估工作职责。加强日常动态巡查,分别按区域,路段对起征点以上营业税户、临界点营业税户、漏征漏管户、非正常户、停歇业户,实行三级动态巡查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巡查记录,实时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发票使用情况。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大厅电子屏幕宣传栏、QQ群、“12366平台”,通过在征收大厅综合窗口设置小型微利企业税收政策咨询岗等方式深入开展政策的普及型宣传。简化手续,规范政策减免流程,为纳税人制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10条“贴心服务”措施。全面贯彻落实“营改增”税制改革工作,不断提高劳务与财产行为税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集中开展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明细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单位税额调整、“营改增”税户信息核查工作,对2012年“营改增”以来的税收政策按照时间节点认真梳理,进行实地审查,保证“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落实和工作的顺利移交。

  【党风廉政建设】 明确“两个责任”,落实职能“三转”,切实将党风廉政责任机制建设与业务工作做到“五同”,明确“一岗双责”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及时调整专职纪检员的工作分工。认真落实三卡一函一谈话工作机制,坚持事中监督,开展风险点提示谈话活动,做到“以学促思、以查促改、以育促廉”,严格落实廉政教育培训计划,坚持每季度开展专题教育。保持“一局一品”品牌风采,始终坚持内外互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品牌创建工作,提升创建质量,注重精品建设,确立“教育启廉、制度保廉、文化育廉、活动促廉、警示省廉”的工作思路,先后投资建成廉政文化的一个基地、一个展区、一条走廊、一个书柜,把会议室建成了集教育启廉、文化育廉、氛围熏廉于一体的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建设基地。建立一个以书法为主,绘画、摄影为辅的廉政作品展区,在办公楼所有走廊墙面,注入警示性、启发性、艺术性的内容,建设分局廉政文化走廊;在活动室建成地税“廉政书柜”,将“书香”与“廉文化”凝合,读书思廉,开展“百人书廉”活动,成功创建成为“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

  【队伍建设】 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通过开展“三强化”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弘扬正能量,分局始终把教育引导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政策法规、理想信念、廉洁从税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岗位奉献,倡导职业精神,以制度“通电充压”,规范干部职工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全体人员的纪律意识、章法观念。强化规范管理,杜绝工作隐患,强调分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敢于担当,履行“一岗双责”,强化规范管理,细化税收执法环节管理,围绕行政管理、税收执法、作风建设等,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明查暗访工作力度,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加强动态防控、增强防范意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对税收核定、税收检查、队伍管理、廉洁从税、作风建设等,实施动态管理,在继续深入推进税收执法廉政回访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分局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档案,对人员实施动态管理,采取一人一档的形式,认真记录年度内每一位税干的违规违章违纪行为及个人表彰或奖励情况,并作为年度评先评优依据,纳入日常管理。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