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 09:45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2016田家庵年鉴: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乡建设

  【概况】 田家庵区城乡建设管理机构,始于1976年4月设立的计划基建科(1978年撤销)。1980年10月设立城市建设科,1983年12月改为城乡建设局。1995年更名为田家庵区建设委员会,2010年更名为田家庵区城乡建设委员会,2015年更名为田家庵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十二五”期间,田家庵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高度关注民生工程,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加大老城区综合改造力度,扎实推进天诚广场、东方国际购物中心、海沃世贸商城、中央国际购物广场(一期)等34个老城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共计拆迁11415户,拆迁面积156.67万平方米。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完成1345户农户危房修缮和一批道路桥涵、成市排水建设等工程。

  【道路桥涵建设】 2011年,完成曹庵镇南路、311省道曹庵段维修改造及沿路环境美化工程和曹史路、史尹路拓宽工程。2012年,投入1552万元,高标准完成3公里曹史路升级改造工程,3.5公里史院至孙庙县道改造和3.5公里桃园路,1.8公里宋王村环村路建设;投入547万元,完成22.2公里村内自然村庄主干道路硬化工程。完成史院大桥、瓦杨桥和闫阳桥重建工程。2013年,硬化村庄主干道路20.9公里,在乡镇、村安装294盏太阳能路灯。2014年,实施田寿路等8条20米以下城区道路建设和人行道维修整治,完成老城区、镇村179盏太阳能路灯安装,新改建城乡公厕5座。2015年,完成淮舜南路下穿工程、广场路下穿立交桥项目。田寿路、米厂路等8条20米以下道路建设,基本建成永安大道市政道路,促进城市道路的通畅和便捷,为广大市民的工作生活提供交通运输基础保障。

  【城市排水工程】 完成投资180万元的龙王沟水系,老龙王沟、洞化截洪沟等水系清淤工作。龙王沟水系改造工程为前锋三村至国庆路地下箱涵、湖滨路地下箱涵、淮舜北路桥,接人民北路新建一孔4米宽、3米深地下箱涵。组织实施龙王沟水系中下游治理工程,2013年6月20日全线贯通,累计完成工作量2300万元;曹嘴泵站一期工程基本建成,6台机泵和配套的电气设备安装到位,3层管理用房主体结构已经建成,累计完成工作量2181万元。完成康安家园排水工程,铺设直径800波纹管道150米,直径600混凝土管道40米,盖板沟50米,工程造价32万元。

  【园林绿化】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地做好“控绿、建绿、添绿”工作。建成石姚湾行洪堤退建堤坝内侧绿化带354亩,完成经济林改造300亩、农田林网建设3000亩。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东西部第二通道田家庵段等4处绿化林带1010.3亩。完成造林4361亩、义务植树80万株,新增市级生态村4个、绿色社区3个、绿色学校2所,被评为全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先进集体。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抓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植树造林1.07万亩,完成率达118.2%。实现新增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绿地面积45万平方米,新增街头游园6个,新增道路绿化6公里。

  【保障性住房建设】 2011年建成康安家园、银鹭安居苑等小区553套廉租房,基本建成800套公共租赁住房,开工建设180套廉租房和536套棚户区改造住房,为3108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896万元。2012年,建成保障性住房1073套,开工建设上郑地块等棚户区改造住房1400套;为330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开工建设总面积4万平方米的淮化集团环境卫生保护距离范围内村民搬迁安置房。2013年,实施次中心、集聚区规划建设,完成3个次中心和泉西集聚区、上郑地块项目规划编制,开工建设安成次中心和上郑地块项目安置房。2014年,开工建设泉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9530套。8300套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330户货币安置,7970户实物安置,1230套公共租赁住房在建设中。2015年,完成棚户区年度开工任务600套(湖滨村地块50套,舜耕西路南侧地块50套、园南村地块400套、皖淮社区100套)。截至2016年3月,已分配保障性住房1613套。

  【棚户区改造】 2011年,开工建设市苗圃棚改项目258套,铁三处棚改项目236套,共494套。继续实施小街小巷整修工程,投入2406万元,高标准整修街巷87条总长27.5公里,开挖(疏通)下水道14.7公里,美化墙体7.7万平方米,绿化3.6万平方米,20余万人受益。2012年,实施老城综合改造,开工建设市上郑东组地块、人民医院、铁三处生活区、黎明东村等棚户区改造项目6个,推进湖滨村改造等项目15个。继续实施小街小巷整修工程,投入834万元,高标准整修街巷51条、总长12.5公里,疏挖下水道7.81公里,美化墙体2.7万平方米,20余万群众受益。继续缓解群众“如厕难”,投入263.6万元,新改建城乡公厕13座,其中新建12座、改建1座,84座公厕免费开放。2013年,实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五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黎明东村地块改造等21个项目,完成改造3824户、面积76万平方米,建成保障性住房2019套。投入1647万元,整修街巷29条,整修新建公厕84座,建成垃圾中转站10座,增设垃圾容器3150个。2014年,着力抓好棚户区改造,王郢永安、园南村地块改造等10个项目加速推进,完成改造4400户、87.2万平方米。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纸厂、电化厂生活区等5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高标准完成柏园新村等3个小区综合整治。2015年,在建的项目有上郑广场棚改项目、安成次中心棚改项目、王郢永安棚改项目等1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

  【征、拆迁安置】 2011年,完成山南新区三安光电、社会福利保障区等16个建设项目和淮舜南路等5条道路改造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其中完成山南新区项目征地1万亩、拆迁近20万平方米、安置1000余户。扎实推进老城综合改造,开工建设天诚广场等一批项目,完成拆迁16万平方米。2012年,完成电厂路下穿立交工程征地拆迁。重点加强山南新区、滨河新区、舜耕山风景区等区域违法建设管控,依法拆除违法建设29.3万平方米。强力推进中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志高动漫文化科技产业园、十涧湖湿地公园等市、区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完成征地1.13万亩、拆迁90.88万平方米、安置2720户,其中完成山南新区项目征地9701亩、拆迁60万平方米、安置1310户。2013年,深化违建执法巡查和土地执法检查,全年拆除违法建设1699处、面积140万平方米。淮河田家庵段沿线违法建设全部拆除完毕。坚持以拆违促征迁,推进以王圩、姚皋村和淮潘路、青桐大道、淮化集团合成氨项目、安成次中心为重点的大征迁,全年完成征迁130万平方米,交付净地5602亩。统筹解决安置、就业、就学、社保等问题,建成和提供近1000套过渡房。基本完成淮化集团周边企居用电分离改造工程和合成氨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2014年,基本完成环山路、林场路、淮舜南路下穿立交等7个项目征迁,有序推进上郑广场、安成次中心和广场南路下穿立交等10个项目征迁,完成征地1216亩、拆迁71.3万平方米,拆除皇家一号、骏顺商贸楼等违法建设47.7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淮化集团合成氨项目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保障项目顺利实施。2015年,严格按照程序依法依规办事,全力推进10个重点工程项目进程,共计拆迁面积32.1万平方米,完成了熟地净化1010亩。

  【美好乡村建设】 区成立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田家庵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印发《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分解表》,完成中心村规划和乡镇村庄布点规划。2011年,实施曹庵镇李桥村农房、危房改造及环境综合整治,共拆除危房1200多平方米,改造农房170户,获“全省农房改造和村庄整治示范村”称号;推进连岗村、宋王村等农房、危房改造及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农房1199户。2012年,设立1000万元的年度专项资金,重点建设中心村、治理自然村。深入推进农村农房、危房改造,改造宋王村、连岗村等村农房391户、危房266户。继续开展城乡环保创建,新增省级生态乡、生态村各1个。2013年,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完成第一批4个中心村规划编制,投入1221万元,改造农(危)房494户,解决4个农村社区6057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舜耕镇前锋社区段水系清淤整治工作。2014年至2015年,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新建28户,修缮12户。投入近1000万元,实施安成镇沿淮、廖湾、王巷3个村安全饮水工程和石头埠村安全用电改造工程,解决近万名群众吃水难、用电难问题。

城市管理

  【概况】 2003年5月,设立田家庵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受区政府和市城管执法局双重领导。2015年3月31日更名为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挂区城市管理局牌子。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设两个行政执法大队、一个二级机构,内设办公室,法规宣传科、广告科、专项管理办公室、道路管理市场化办公室、社会动员科。局属二级机构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副科级建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职职工1500余名,承担近610万平方米道路清扫保洁、绿化带清掏、交通护栏清洗,以及309条小街小巷400余处居民垃圾点保洁及清运等任务,拥有冲、洗、扫、运等环卫作业机械90余台,垃圾转运站34座,公厕134座。

  【城管综合执法】 建立路段管理责任制、早晚站高峰制、定点值守与机动巡查结合制、错时管理等制度,严格执行定人、定岗、定责“三定”措施,全面加强城区31条主干道路市容环境质量日常管理,做到巡查监控全覆盖,实现执法管理成常态,保持市容环境总体整洁有序。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综合整治、“三线三边”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综合整治、车辆抛洒污染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瓜果饮食摊点整治、机动车乱停放整治、夜市大排档整治、户外广告等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净化美化城区环境;组织开展“两节”“两会”环境秩序综合治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假日环境综合治理,冬季铲冰除雪保畅通、中高考期间噪声环境整治、“三乱”小广告整治、空中线缆整治、燃煤锅炉烟尘污染和饭店油烟污染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解决一大批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

  【户外广告管理】 根据职责,对市级审批的门头招牌设置进行勘查初审,行政许可区管路段户外广告、门头招牌以及宣传点设置。2011~2015年,勘查初审门头招牌11781块,行政审批门头招牌8380块,审批临时宣传点8586件;开展公益广告宣传19次,悬挂条幅2600条,广告位宣传154处,喷绘画面宣传874处1.5万平方米,视频广告宣传654处2700条。5年先后开展“清疮、除疤、透亮”行动、“清窗”行动,“清幔”行动等户外广告综合整治行动,累计拆除各类违章和破损户外广告及广告架2100处,清理楼体布幔178处,清除乱挂条幅840条、橱窗广告3200余处、落地灯箱900余个、“三乱”小广告8万余处。

  【摊点群管理】 2011年6月,全区开展摊群点提升改造,将龙泉街道基地小街、陈庄巷,国庆街道朝阳东路第一夜市排档群、金地国际城,洞山街道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东侧、朝阳街道田十六小北侧巷、舜耕中路安徽理工大周边等30余处占道摊群点进行规范升级,打造成“美食街区”。2013年10月,取缔占道经营长达20余年的公园南门花鸟鱼虫市场,将420多个经营户整体平稳迁移至广场北路临时市场,打通公园南门路段“肠梗阻”;连续5年绘制“西瓜地图”,科学设置临时瓜果摊群点120余处,引导规范周边瓜农进城售瓜。

  【三项治理】 2011年6月,全区推行在建施工工地清洁运输管理制度,要求在建工地做到路面硬化、施工围合,设置冲洗设备。同时,开展治理车辆超载超限、抛洒和无牌照运输“三治”工作,完成运输车辆密闭改装215台。2012年8月,开展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专项整治,对全区117台混凝土运输车辆加装防泄漏装置,10月在在建施工工地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设施46台次,设置检查卡点5处,实行全天候监控,累计整改不按要求施工在建工地37处(次),严管重罚车辆带泥行驶、抛洒滴漏污染路面等行为600余起,调查处理工地噪音扰民案件近400起。

  【园林绿化管理】 2015年12月,以“六城同创”为契机,全区开展园林绿化专项执法管理活动,开展侵占公共绿地、损毁园林绿化行为的查处工作,对122处侵绿毁绿的行为,全部整改或处罚到位,复绿面积5000余平方米。

  【停车管理】 采取疏堵结合方式加强机动车停放管理。2012年9月,区城管执法局联合交警部门,陆续施划临时停车泊位3.1万个,缓解中心城区机动车停放压力;开展机动车违章停放综合整治,建设违章停车处罚管理系统,2011~2015年共处罚违章占道停放车辆6.5万台(次),罚款133.6万元。2014年8月1日,田家庵区率先在全市启动主城区路段试点城市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有偿使用,年收费金额约250万元,用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2015年8月,全区摸排清理私设道路障碍物308处。

  【环境保护】 2014年4月24日,田家庵区着手燃煤锅炉烟尘污染整治工作,建立城管环保联动机制,分两批次集中拆除取缔和改造非工矿企业非法燃煤烟尘污染小锅炉167台。6月6日,区城管执法局联合区环保局、辖区乡镇、街道对主城区内烧烤摊点进行了摸排,对其中73处炭火烧烤灶具进行无烟升级改造,无烟烧烤改造率达75%以上。2015年4月3日,区政府召开煤场堆场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全区整治违章物料堆场29处,清理煤场近千亩,爆破拆除淮河岸边非法码头12座,城区环境明显改善。

  【城市管理改革创新】 创新管理体制,2011年3月4日,田家庵区在全市率先开展道路管理市场化服务工作,通过招投标引入有资质、专业化公司,劝导管理占道摊点、引导车辆规范停放、捡拾白色垃圾、清除“三乱”小广告、开展便民服务工作。5年劝导占道摊点3.6万处(次),清除“三乱”广告5.9万处,劝离违章车辆或发放规范停车温馨提示卡8.5万辆(张),规范摆放非机动车10.1万辆(次),设立便民服务点15处,涌现好人好事82件。2012年5月,田家庵区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工程开工,建成区数字城管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万米单元网格、事部件管理法,实现了城市管理案件巡查发现、受理处置、监督管理三位一体。区城管执法局等10个区直涉城部门和5乡镇9街道,共24个专业部门,负责接收办理各类数字城管案件。5年全区共受理数字城管派遣信息案件10.5万件,处理率100%,结案率99.80%。提升城市管理效率,2012年8月9日,田家庵区城管志愿者协会成立,建成9个街道59个社区层级网络。协会每月10日为城管志愿者服务日,坚持每月开办“城管志愿者讲堂”,建立城管志愿者QQ群和新浪微博。城管志愿者队伍,宣传城管知识、协助城管执法、监督行政执法、倡导文明意识、维护公共设施,共开展各类大型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

  【整治违法建设】 2013年8月1日,区政府召开集中整治违法建设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政委和指挥长的集中整治违法建设指挥部,强化违法建设巡查、发现、制止、查处、拆除等关键环节,完善执法预案、基层协作、公安保障等制度,坚持“两巡查一报告”,对违法建设和乱搭乱建现象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5年完成24批次300处约32万平方米市挂牌重点违法建设拆除任务;平稳安全拆除“环球至尊”、“皇家一号”、“骏顺商贸楼”、“昌成纸业”、连岗码头等17处省市挂牌督办重点违法建设13万余平方米;核查住建部规划遥感督察图斑8批次180余处,拆除整改侵占生态绿地等违反“四线”重点图斑建筑物12处。完成三和乡横塘村理工大项目区、姚皋村和王圩村奥体中心项目区、四店村职教园区项目以及淮潘路、环山路、林场路、淮舜南路下穿立交、龙王沟水系等17个重点工程项目和淮河新城、王郢永安、园南村等30个棚户区改造征迁项目,有序推进安成次中心、上郑广场等10个城建征迁项目,征地5000余亩、征迁300余万平方米。舜耕山风景区、淮河河道等“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拆除违法建设140处6.7万平方米。综合整治柏园新村等30个老旧小区、百花园小区等11个社区街巷、电厂路等13条老城区道路环境秩序,拆除各类乱搭乱建15万余平方米。接处群众投诉举报违法建设案件400余起,办理有关部门移送案件70余件,2011~2015年,全区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400万平方米。

  【环卫管理】 提升环卫工作水平和质量,建立区级环卫监督指挥平台,开展暴露垃圾清理、绿化带清掏、城市水系污染整治等专项整治,推行机械洗扫、人工保洁一体化日常作业,实施夜间冲洗、白天保洁和洒水喷雾降尘等环卫作业方式。环卫作业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开展环卫管理体制改革。统一管理全区309条小街小巷清扫保洁和400余个居民垃圾点清运工作,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试点,城区94.42万平方米道路清扫保洁和134座公厕管护服务公开招标,向社会购买优质服务;推行安成镇、曹庵镇、史院乡等城乡环卫作业一体化,形成“户集中、公司收、区运输、无害化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受益农村人口近10万人。开展生活垃圾桶装车载直收直运,免费开放垃圾转运站,每天清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近200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2010~2015年,区政府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购置专业洗扫车辆25台、电动类作业车83台、压缩密封式运输车44台、喷雾降尘车一台,实现了从人工大笤帚到机械洗扫的转变,机械化水平居全省前列。投入2000余万元新建改建城区压缩式转运站13座、乡镇中转站4座,主城区公厕16座、维修老城区公厕73座、亮化公厕21座。

公用事业管理

  【加强行业监管】 根据《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淮南市工业用水试行定额》,结合对计划用水户开展的调研等反映出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用水户的年度用水计划,采用电话通知、上门送达的方式下发计划通知,对季度计划用水进行认真的考核。委托有资质的水质检测机构,对淮南首创水务有限公司第一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厂污水进、出水水质进行抽样,每月每厂2次,全年检测48次。每年都定期对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进行抽样,水质检测各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安徽省住建厅《关于做好全省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工作的通知》,2015年5月10日至5月16日,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中,以各种形式组织开展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配合市城乡建设委对申请接入城市污水管网3家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对已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申请办理排水许可证的38家单位进行现场勘察。根据污水排放行业标准,对新锦江大酒店、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山南剧场等单位排放的污水进行了抽样检测。

  【公用事业行业运行安全】 不断加大对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力度,开展对天然气、液化气、加气站、热力管线等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专项督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配合城乡建设部门对办理燃气经营许可、瓶装燃气许可的网点及燃气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进行现场初审。针对夏季高温汛期安全生产特点,对燃气行业压力容器、消防、防雷、安全阀、喷淋等重点设施进行了隐患排查。2015年6月1日至6月30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针对夏季高温、汛期事故多发的特点,对相关单位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认真开展燃气行业“严执法、排隐患、强管理”专项活动,各燃气企业认真吸取芜湖市“10.10”燃气爆炸事故教训,重点开展燃气餐饮场所和居民用气安全检查,指导帮助排查整改隐患,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并建立巡检台账,做到不安全不供气;公用事业管理中心排查出88条隐患,明确整改期限,全力以赴抓整改落实。

  【规范集中供热配套设施建设】 市区集中供热设施配套建设存在乱建设、与热力公司难衔接的问题,协调中至信开发商与热力公司沟通,要求双方按照《淮南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做好配套设施与热力管网的衔接,确保配套设施建得好,接的上,居民顺利供暖。

  【公用事业安全监察】 2015年,开展各类执法检查,查处无证经营液化气违法行为38起,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51份,取缔10家倒灌经营液化气黑点。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管理】 第一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达到9.2万吨,进水COD浓度达到180毫克/升。经国家环保部检查,圆满完成2015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年内,对7座污水提升泵站及160余公里污水管网进行运行维护,更换窨井盖共416套件,疏通污水管网累计125公里。保证污水管网及污水提升泵站的正常运行和城市道路安全畅通。

  【重点工程建设】 亚行贷款淮南城市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改善污水收集和输送系统)工程,石姚湾污水提升泵站已于2015年5月12日开工建设,泵池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东部污水管网开工建设,学院北路、广场北路、人民北路等管网完成6000米。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姚家湾(龙王沟)排污口汛前应急整治工程建设工作,2015年5月15日淮南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47号安排,淮南市城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如期完成龙湖公园泵站改造项目中500米 DN400HDPE拖管工程及设备更新改造工作。

环境保护

  【概况】 田家庵区环境保护局是区政府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部门,下设环境监理所。“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全区环保工作重点,严格依法行政,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2011~2015年,全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五年平均值80微克/立方米,为全市最低,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辖区入淮排污沟周边环境及黑臭水体得到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区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生态建设与保护】 “十二五”期间,田家庵区大力推进城乡环保系列创建活动,积极鼓励、支持乡(镇)、村(社区)、学校开展生态绿色创建工作,全区建成省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个、绿色学校1所、绿色社区3个,以及2个市级生态乡镇、6个生态村、4个绿色社区和4所绿色学校,生态创建位居全市前列。基本形成山在城中、城在绿中、山清水秀的宜居城区。

  【污染控制】 2011~2015年,田家庵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环境监管。共出动270人次,对辖区监管的35家企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治理污染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件,关闭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企业4家,其中小电镀企业3家、小蓄电池企业1家,对3家小塑料、4家陶土坩埚玻璃拉丝厂非法企业采取了强制断电措施。积极协调和引导被取缔、关闭、淘汰的企业业主,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转产,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开展工业企业危险废物专项检查。为保障环境安全,全面提升辖区工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十二五”期间,田家庵区督促33家医疗机构、11家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处置、贮存等情况进行在线申报。每年度抽查5家企业进行危废专项检查,落实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申报登记、转移联单、建立台账和应急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

  依法推进污染减排。加强对已建成生态污水处理站监察,组织环境监察人员每月2次检查生活污水处理站运营状况,对污水处理站进、出水水质进行监督性监测,全面分析、掌控污水处理站运行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目前已建成的3座污水处理站运行正常,运行率达90%以上。加强排污企业监管,坚持对重点企业每月不少于一次、一般企业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进行检查,2011~2015年,出动执法人员2500余人次,执法车辆800余台次,对危害群众健康、屡查屡犯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严惩,遏制停运治污设施、偷排漏排等违法排污行为。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对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淘汰力度,组织环境监察人员对辖区小锅炉、小化工、小造纸、小塑料企业进行逐一清查,凡不符合要求的依法关停、取缔或淘汰。与公安、工商、安成镇政府等部门多次联合执法对安成镇沿淮村、廖湾村非法小塑料、玻璃拉丝加工厂采取了断电、拆除生产设备等措施,关闭落后产能。对重点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变污染末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四是解决环境信访投诉。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把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能落实。多次联合公安、工商、安监、城管等相关部门对非法小塑料开展整治工作。对12家非法废旧塑料加工厂进行依法取缔。对安成镇徐圩社区进行了一次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强制拆除4家违法塑料颗粒加工厂。“十二五”期间受理群众信访投诉300余件,查处率100%,群众满意率95%以上。

  【水环境污染防治】 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组织环境监察人员每周不少于1次进行巡查,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增设排污口,严厉打击水源保护区内一切威胁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区政府拨付61万元,对市一水厂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上游500米——下游200米水域范围船舶集中整治清理,共清理运输船舶22艘,强制驱离17只停泊的连家船只,在相关水域设置永久性及浮动警示标志牌。配合市相关部门完成一级保护区隔离封闭和绿化工程,拆除违法码头,清除堆沙堆煤,水源地面貌显著改善。

  加大入淮排污沟治理力度。完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编制和报批工作。制定了《田家庵区入淮排污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对辖区姚家湾、龙王沟等7处入淮排污沟周边环境,按照规范整洁的要求进行清理,清理龙王沟、洞化截洪沟3000多米,淤泥垃圾3600余吨,完成清淤、护坡、绿化美化工程。经过多年治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地下水水质总体情况较好,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监测的20个井位中水质级别均为良好以上。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落实环境准入制度。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监管。一方面从建设项目审批着手,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重点抓好居民区餐饮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审批。另一方面对已建成的餐饮业油烟污染进行整治,重点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环评办理和“三同时”执行情况,督促天宝大酒店等10家餐饮单位,投入40余万元进行油烟治理。立足城市工业发展方向,落实环境准入制度。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杜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本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不具备污染处理能力的项目落地,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综合整治扬尘污染。立足区情,综合施策,认真开展扬尘污染整治工作。加强子站建设。指定专人负责子站维护工作,划定以淮南师范学院子站为圆心,半径1500米区域为专项治理区域。环保、环卫、安监、城管执法、市场监管多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主次干道每日洒水降尘4次以上,夏季实施全天候不间断洒水清洗,努力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源。开展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多部门联合行动对全区50余家建筑施工现场、4家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实现“施工文明化、运输密闭化、物料覆盖化、进出清洁化”。2015年,区政府、多管齐下、环环相扣,认真开展物料堆场整治工作,召开7次调度会,15次协调会,3次现场协调宣传会。组织环保、公安、城管、农林水利等部门联合执法,集中爆破拆除安城镇连岗村非法码头12座,清理堆场近千亩。经过为期两个月整治,全区29家物料堆场全部整治到位。

  全力控制秸秆禁烧。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有效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对禁烧责任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建立镇、村、村民小组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采取人盯人、人盯地的方式严防死守。组建应急分队,配备交通工具、灭火工具,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确保出现火点时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扑灭。2015年投入30余万元,在全区范围内建设“环保卫士”建监控系统25套,基本实现全区农田监控全覆盖。“十二五”期间,全区没有火点发生。

  整治城区燃煤锅炉。印制、发放《致燃煤锅炉业主一封信》500份,组织锅炉业主2次赴凤台学习考察;积极协调中燃公司、供电公司为锅炉业主解决供气、供电问题;为方便群众,通过区招标办采取竞争性谈判方式明确拆除公司。投入630余万元,淘汰燃煤锅炉199台,其中生活燃煤锅炉167台、工矿企业锅炉32台,完成数量居全市第一。

  【污染空间分布状况】 二氧化硫(SO2)。监测点分布:师范学院测点年均值20~34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浓度值35~69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行政区分布:2011~2015年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35~208微克/立方米,其中田家庵区年五年均值48微克/立方米,最低。

  二氧化氮(NO2)。监测点分布:师范学院测点年均值17~33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浓度值36~73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行政区分布:2011~2015年均值15~41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36~118微克/立方米,其中田家庵区年五年均值55微克/立方米,最低。

  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点分布:2011~2015年师范学院测点年均值67~94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112~177微克/立方米,其中,2011年和2012年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行政区分布:2011~2015年年均值67~163微克/立方米,田家庵区五年均值80微克/立方米,为最低。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112~354微克/立方米,田家庵区年五年均值154微克/立方米,最低。

  细颗粒物(PM2.5)。监测点分布:师范学院测点年均值47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119微克/立方米,未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行政区分布:各行政区年均值中,大通区和田家庵区都为47微克/立方米,为最低。

  一氧化碳(CO)。监测点分布:淮南师范学院测点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1.8毫克/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行政区分布:田家庵区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1.8毫克/立方米,为最高。

  臭氧(O3)。监测点分布:淮南师范学院测点为113微克/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污染防治工程】 强化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建设美好乡村的一项重要手段。自2011年以来,田家庵区采取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力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步伐。一是加大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把畜禽养殖减排作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和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畜禽养殖企业进行清洁养殖、生态养殖,因地制宜推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干清粪收集、沼气处理、生物发酵垫料等工艺方法。督促鑫贵、顺发、兴杨等养殖企业建设完善粪污、污水治理工程设施,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二是实施民生工程建设,抓好重点领域减排。加快生态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2011年3月份启动连岗村生态污水处理站建设,会同市环保局相关部门、安成镇、连岗村和设计单位深圳市环境工程科学技术中心等单位有关人员前往现场实地勘察,先后完成项目可研、选址、立项、环评、招投标等工作,2011年年底建成投运,运行率达90%以上。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