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 09:45 社会生活  
2016田家庵年鉴:社会生活

精神文明建设

  【概况】 田家庵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源自1985年4月成立的田家庵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历经几次机构改革,1997年区文明办成为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和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协调部门。2011年至2015年,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围绕大局,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在巩固中发展、提高。截至2015年底,全区有9人当选“中国好人”,8人当选“安徽好人”,汪雪艳、陈惠娟、张宝入选安徽好人馆;1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3人当选“安徽省道德模范”;创建全国文明单位5家、省级文明单位70家、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25家。2014年,田家庵区获第一届安徽省文明城区、安徽省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称号。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2014年试点整治柏园北村、柏园新村2个老旧小区。2015年元月,计划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对全区45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综合整治严格履行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图纸审查、编制清单(概算)、审定招标控制价、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招投标、开工建设、施工监理以及竣工验收等程序,按照“道路基本畅通,管网基本疏通,绿化基本覆盖,管线基本理顺”的要求,进行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同时制定《老旧小区配套物业管理工作以奖代补办法》,引入物业公司、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等,实现老旧小区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截至2015年底,全区完成龙湖小区、园丁小区等32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任务。累计维修路面8.6万平方米,改造下水管网1.6万米,安装路灯248盏,划设停车位863处,施划道路标线3万余米,绿化提升4936平方米,粉刷墙面11.6万平方米,增设垃圾桶510个,安装自动门禁系统25处,增设治安岗亭20处,清理各类垃圾120余吨,拆除乱搭乱建99处2500平方米,清理小菜园419处。全年老旧小区改造总投资近3100万元,惠及1.5万户近6万群众。引进物业管理公司7家,管理18个小区,其余小区由单位或社区代管。

  【美好小区创建活动】 2015年1月,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美好小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开展美好小区创建活动,解决城市小区基础设施差、环境卫生差、日常管理差等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用3年左右时间,分批分期创建环境美好、服务美好、风气美好的美好小区。2015年7月经区文明委审定,命名绿苑山庄小区、柏园新村小区等11个美好小区示范区。

  【环境卫生保洁管理】 2014年将全区309条小街小巷、160处居民垃圾收集点、21座公厕统一纳入区环卫处保洁范围,实现街巷、公厕保洁专业化、全覆盖。将舜耕镇纳入区环卫保洁范围,安成镇引入专业保洁公司试点市场化运作。2016年3月完成曹庵镇、史院乡环卫市场化招投标工作,全区4个乡镇环卫清扫改革基本完成。

  【为民办实事项目】 2011年至2013年,整修美化街巷、支巷170条,建设安置阅报栏100处,覆盖各个街道。淮南日报、淮南新闻联播、今晚800对街巷整治工作进行跟踪报道。2011年至2015升级改造公厕12座、新建公厕20座,缓解居民如厕难问题。2013年在史院乡、曹庵镇安装太阳能路灯294盏。2014年在安成镇、田东街道、公园街道、国庆街道、新淮街道、〖FL)〗洞山街道、龙泉街道、泉山街道、朝阳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179盏。

  【文明新风建设】 推进创文明村镇活动,安成镇、舜耕镇两镇创第五届市级文明乡镇,三和乡西瓦村、曹庵镇陈巷村创第四届市级文明村,安成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安成司法所、田家庵区排灌站、曹庵农业综合办公室等4家站所获第三届市级文明站所称号,三和乡土楼村、史院乡邵庄村获“田家庵区第二届区级文明村”称号。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命名表彰姚国春等147户家庭为“十星级文明户”,汪春姣等149户家庭为“五好家庭”。广泛宣传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四德建设等内容,设置各类公益广告1000余处(幅)。

  【思想道德教育】 建设龙湖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柏园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区政府大门两侧、淮南矿务局北门等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长廊。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公益广告,定期在以上各处展示。推动道德讲堂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2012年10月19日,田家庵区道德讲堂第一课(也是淮南市道德讲堂的第一课),邀请淮南师院胡焕龙教授作道德名言解读。2013年,在龙湖中学民生校区建立田家庵区道德讲堂总堂并定期组织开展活动。2015年12月10日,由淮南市文明委主办、田家庵区文明委承办的市2015年第四期道德讲堂暨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龙湖中学民生校区开讲。全国道德模范张宝、省道德模范沈海、市道德模范马兆春和樊西堂4位好人代表做先进事迹报告。开展爱国主义读书、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2011年建党90周年,区推荐的节目在市里获第一名并代表淮南市参加省文明委组织的“红歌满江淮,合唱促崛起”大型红色经典合唱比赛,获银奖和最佳组织奖。结合传统节日,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歌咏比赛、主题班队会、文艺汇演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魅力。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经典诵读、优秀童谣征集、爱国主义读书等主题活动,丰富未成年人课外生活,关爱留守儿童。

  【志愿者服务活动】 2015年底,全区共有区、乡镇、街道、社区,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城管,青年、巾帼、老年及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各级各类志愿者服务队124支,注册人数近5万人。志愿者服务活动每年结合“3•5”学雷锋日、“9•20”公民思想道德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契机,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便民、利民、助民、乐民、安民志愿服务活动。

  创建星级志愿服务广场。2011年至2015年全区共创建四星级社区志愿服务广场2个(洞山街道新村社区、国庆街道金豪社区)、三星级社区志愿服务广场2个(公园街道公园社区、龙泉街道铁路社区)、两星级社区志愿服务广场2个(洞山街道黎明社区、洞山街道中兴社区)。

  培育志愿服务典型。2014年3月命名陈学英、陈惠娟两支志愿服务队典型。2014年6月16日在火车站广场举办“学英城管志愿者服务队”命名启动仪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马光明,出席启动仪式并授队旗。跨国捐献骨髓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淮南小伙张宝、热心公益的阳光主任袁由胜、两年三赴地震灾区的中国好村医徐艺、组建“暖阳爱老团”帮扶困难老人的大学生孙方永4人当选淮南“月评十佳”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朝阳街道“学英”城管志愿者服务队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当选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洞山街道老年护学队当选安徽省2013年度感动江淮优秀志愿服务集体,洞山街道黎明社区当选安徽省2014年度“十佳江淮优秀志愿服务社区”、淮南市2014年度“十佳江淮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张宝当选安徽省2014年度“十佳江淮优秀志愿者”。

  【学雷锋活动】 2012年3月5日,区“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一条街服务活动在区政府门前路段开展。区有关单位和部门、各乡镇街道及部分文明单位的近200名志愿者参加活动,开展科学、文化、教育、环保、计生等工作宣传,提供义务理发、测血糖血压、小家电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省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何懋燮视察了此次活动并给予充分肯定。同年5月23日,区文明办邀请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崔跃松教授到田家庵作“弘扬雷锋精神专题报告会”。2015年3月5日,组织全区9个街道、62个城市社区党员志愿者2000余人集中开展为民服务入小区、帮扶助困到家庭、创建宣传在闹市等活动。同年3月9日,在龙湖公园南门广场举办“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场文艺汇演。

  【道德模范人物评选】 组织开展各级好人、道德模范、十佳事迹等评选活动。2011年至2015年田家庵地区当选“中国好人”9人、“安徽好人”8人、“安徽好人”提名3人、“淮南好人”34人、田家庵好人77人;全国道德模范1人、安徽省道德模范3人、淮南市道德模范(提名奖)18人,“感动淮南十佳事迹”5人。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好人榜,宣传各类先进人物引导干群见贤思齐向善向上。2015年5月19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采访组专题采访田家庵区好人评选宣传工作,并于5月28日向全国播出。2015年、2016年,区委、区政府连续两年举办迎新春慰问先进模范人物专场演出,慰问辖区好人代表、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2016年2月19日区好人代表姚宝雷、姚鑫、孔德英、徐艺受邀出席区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并作好人事迹报告。同年3月3日下午,由淮南市文明委主办,淮南市文明办、田家庵区文明委承办的“身边好人走进田家庵现场交流暨2015年度淮南好人颁奖典礼”在区机关礼堂举行,以尊崇好人弘扬正能量,引领社会价值取向。

  【文明单位创建】 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内涵。协调指导文明单位建立道德讲堂载体,督促每月开展一次道德讲堂活动。倡导文明单位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每个单位都有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都有志愿服务安排活动。开展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及省级文明单位申报工作,同时开展区级文明单位(标兵)评选工作。定期举办文明单位培训班,通过专家报告会、观看幻灯片等方式来交流先进经验,互促文明创建工作。截至2015年底,辖区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4个,省级文明单位69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25家,区级文明单位(标兵)34家。

民  政

  【概况】 1983年12月,田家庵区民政科改设民政局。2002年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挂老龄办牌子),2003年区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设在区民政局。2011年至2015年,区民政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发挥民政“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锐意创新,推动民政工作取得新进展。2014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被评为“全国AAA级婚姻登记机关”。2015年,区网上阳光村(居)务平台建设经验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肯定,并作为淮南市委2016年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在全市推广。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村(居)换届选举。2014年10月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2015年9月完成第三次全省统一社区换届选举。新一届选举产生的村(居)班子成员年轻化、文化程度和妇女比例得到提高。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平均年龄38岁,35岁以下的社区居委会成员203人,占委员总数的34.5%;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46人,占委员总数的75.8%;女性430人,占73%。

  推进“服务在社区、幸福在居民”创建活动。全区每个社区均成立为老志愿服务队,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为居家老人服务活动。2015年在公园街道淮河新城社区建成社区慈善超市,由社区负责运行,受益困难居民近千人。在各乡镇街道服务大厅设立社会救助窗口13个,推进以民政部门牵头,人社、教育等部门共同联动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泉山街道被授予“全国示范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2014年洞山街道新村社区被授予“全国示范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

  网上阳光村(居)务平台建设。2015年,在全区114个村(居)全面开展网上阳光村(居)务平台建设,从党务、村(居)务和财务三个方面进行网上公开。阳光村(居)务平台建设,把与村(居)民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网上公开,调动村(居)民参与管理、监督村(居)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社区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廉政勤政。网上阳光村(居)务平台运行一年来,广大村(居)民参政议政满意度大幅提升,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村(居)自治水平明显提高,多次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作为淮南市委2016年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市广泛推行。

  加强社区基础建设。2011~2015年区政府共投入769.6万元用于社区建设,其中2015年投入200万元。圆满完成58个村(社区)服务用房面积达标创建任务。分两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110人。全区64个城市社区新增党建经费各10万元。2015年元月份,在全市率先较大幅度上调社区两委成员生活补贴标准,平均上调400元,并由区财政为每人统一缴纳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临时救助,2011~2015年临时救助736人次176.46万元,其中2015年救助405人次,发放救助金112.18万元。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根据《淮南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2011~2015年,医疗救助64945人次,发放救助金2396.51万元,其中2015年救助2088人次,发放救助金421.53万元。

  【城乡低保】 扎实开展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不断提高低保救助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严格审核审批程序,实行分类施保,提高补差标准,强化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出尽出,按规定标准及时、准确、足额发放补助资金。2015年城镇低保标准从320元/人/月提高到44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由1500元/人/年提高至2400元/人/年。2011~2015年全区城乡低保累计保障133.8万人次,发放低保资金2.59亿元。其中,2015年城镇低保累计保障18.7万人次,发放保障金4908万元;农村低保累计保障人数21.2万余人次,累计发放保障金2905.8万余元。2015年上半年,完成全区7700余户近2万人的城乡低保信息录入工作。

  【社会福利事业】 农村五保供养。全区现有安成镇、舜耕镇,曹庵镇、史院乡4所敬老院,共有床位440张,在院老人156人。2011~2015年,全区累计为1051名五保供养人员发放五保供养金66.2余万元;供养标准由2011年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的2520元,2015年发放五保供养资金34.81万元。

  孤儿保障。2011~2015年为近200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14.7万元,其中2015年全区认证孤儿44人,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23万元。

  流浪乞讨救助。组织、指导乡镇、街道加强对繁华街区、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废弃房屋、火车站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的巡查救助,2015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1名,送返原籍1人,发放救助资金8200元,发放棉被、大衣等物资79件。

  【社会组织管理】 2015年区民政局对会员人数不足或长期不开展活动、无办公场所、连续两年不参加年度审核的社会团体进行清理,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给予年审并向社会公布。2015年底,全区共有社会团体196个,其中社会团体4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7个。

  【优抚工作】 全区重点优抚对象1165人,优抚资金足额按年发放,2011年至2015年共发放优抚金5920.5万元。其中2011年发放702万元,2012年发放868万元,2013年发放1237万元,2014年发放1423万元,2015年发放1690.5万元。落实《淮南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城镇无工作的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村重点优抚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2011年至2015年共优待义务兵和优抚对象3259人,发放优待金2305万元。其中2011年优待义务兵和优抚对象737人,发放优待金392万元;2012年优待729人,发放优待金455万元;2013年优待750人,发放优待金468万元;2014年优待593人,发放优待金521万元;2015年优待450人,发放优待金469万元。

  【拥军优属】 每年“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区四大班子领导均慰问淮南军分区、市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区武装部官兵,走访乡(镇)、街道重点优抚对象。2011~2015年送慰问金和慰问品105.3万元。其中2011年19.2万元,2012年19.8万元;2013年20.3万元;2014年21万元;2015年25万元。各乡镇、街道,企业单位与部队共建,掀起了社会各界拥军优属高潮。2015年调整充实区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推介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民共建先进典型。区委办、政府办等20个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荣获“市级双拥优秀单位”称号。

  【安置工作】 2011~2015年全区城乡退役士兵738人,其中城镇退役义务兵632人主要采取自主就业补助政策,共发放退役士兵自主就业补助金、自谋职业补助金和生活费1358万元。2015年发放退役士兵自主就业补助金、自谋职业补助金和生活费共计375.3万元。2011~2015年接收符合安置条件的复员士官16人,采取随父母单位和自谋职业两种安置政策。城镇复员士官待安置期间生活费按城镇职工最低保障标准与自谋职业金一次性发给。

  【救灾减灾】 2015年5月遭受内涝灾害,全区共有4.1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231.8万元,下拨救灾款41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和冬春口粮救济。2011~2015年共下拨救灾款221万元。创建减灾示范社区,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定期开展“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主题活动,组织乡镇、街道开展系列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指导各乡镇街道所属社区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提高居民应对突发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洞山街道军民社区、阳光社区分别获得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老年事业】 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目标。深化为老服务工作,开展春节期间敬老宣传、慰问活动,对百岁老人和乡镇敬老院老人进行慰问,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老年人优待工作,根据市、区有关文件,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列入财政预算,5年累计发放高龄保健费20余万元,高龄津贴210余万元。其中2015年发放百岁老人长寿保健金7.6万元,高龄津贴192万元;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3376本。

  【婚姻登记】 田家庵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于2006年实行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2010年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省联网。2014年被评为全国AAA级婚姻登记机关。2011~2015年共办理结婚证26217对,离婚证4745对,无婚姻记录证明28290份。其中2015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591对、离婚登记1520对、无婚姻记录证明9913份。

  【殡葬管理】 加大非法墓葬整治力度,联合舜耕、安成两镇开展舜耕山风景区非法墓葬整治行动,平除非法墓葬68处。利用“殡改宣传月”活动,做好殡葬改革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提高广大公民自觉遗体火化意识,树立文明节俭,优美环境,节约土地资源,造福子孙后代的观念。每年清明期间在舜耕山沿山一带设点宣传,悬挂横幅,散发资料约3000余份。重点防范拥堵踩踏和火灾事故,引导群众错峰祭扫,加强对祭扫服务场所的火源管控,防止因祭扫引发火灾事故。

民族宗教

  【概况】 1984年9月成立区民族宗教科,与区委统战部合署办公。1995年12月,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成立,挂靠区政府办公室。2002年8月,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归口区委统战部)。2008年9月,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独立设置,划归区政府机构序列。“十二五”期间,田家庵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积极创新服务管理举措,民族宗教事业健康发展。2012年2月,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被评为淮南市“维稳先进单位”。

  【少数民族】 田家庵区属少数民族散居地,2015年城乡共有少数民族户籍人口4921人,流动人口约200人。有回、苗、壮、维吾尔、满、蒙古、藏、彝、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水、东乡、土、仫佬、羌、撒拉、仡佬、锡伯、阿昌、裕固31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大多数,有3961人。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利用少数民族节日和每年9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时机,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三个离不开”思想观念,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淮滨街道东城社区获2013年度“安徽省民族工作示范社区”、2014年淮南市“民族团结进步之星”称号。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以街道社区民族工作为依托,建立健全民族工作三级网络,贯彻《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商提供方便,简化办证程序。全区现有清真牛肉汤、兰州拉面馆20余家,回族从业者100多人,促进区内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宗教】 田家庵区共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信教群众51500人,其中佛教12000人,基督教35000人,伊斯兰教4500人。爱国宗教团体2个,(区基督教协会、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认定备案教职人员15人(佛教比丘尼3人,基督教牧师5人、长老5人、传道员1人,伊斯兰教阿訇1人)。

  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各种渗透活动。区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完善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及时掌握宗教领域存在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自觉抵制非法聚会等活动。2011~2015年,共劝散基督教私设聚会点66处、取缔8处、合并34处,采取以堂带点的方式管理12处。收缴宣传极端主义思想、破坏民族团结的非法印刷品100余份。

  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要求,定期组织宗教界人士学习《宗教事务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宗教教职人员爱国守法意识。安排必要工作经费,重视和支持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积极发挥爱国宗教团体桥梁纽带作用,把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宗教场所。全区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寺观教堂有11座,其中老佛堂和清真寺各1座,基督教堂9座,另有规模较大的基督教聚会点7处。其中光华街基督教堂为淮南市基督教中心教堂,是市、区两级“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区基督教协会所在地。

  建设平安场所。全区各宗教场所根据市宗教局及市消防支队文件要求每年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并填写《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工作自查自纠情况登记表》。排查发现及时整改3座基督教堂存在的安全隐患。2015年5月8日,各宗教场所负责人及各场所消防安全员参加了由市宗教局及市消防支队组织召开的消防安全会议,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技能,提高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田家庵老佛堂、光华街基督教堂,三座窑基督教堂、田东基督教堂、金家岭基督教堂分别获2011年度、2012年度和2014年度省级“和谐寺观教堂”称号。2014年11月,田家庵清真寺获全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

关心下一代工作

  【概况】 田家庵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1999年7月成立,下设办公室。至2015年底,全区共建基层关工委组织159个。其中乡镇、街道关工委13个,村(社)居关工委107个,区机关部门关工委8个,民营企业关工委31个。2011年至2015年,区关工委以基层关工委组织为依托,以“双创建”活动为抓手,逐步健全基层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区关工委先后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和省“双创建”优秀组织奖。

  【“双创建”五好关工委】 2008年,区关工委、乡镇街道关工委开始创建“领导重视好、组织建设好、活动开展好、教育效果好、五老作用好”五好关工委。2011年至2015年,“双创建”活动在乡镇街道关工委和村(社)关工委全面开展,并向区机关和民营企业关工委拓展。截至2015年底,一乡三镇九街道,28村79社区先后通过市、区两级关工委的创建验收,分别跨入市级五好关工委和区级先进关工委行列,创建率达100%。其中公园街道关工委于2013年、2015年两获“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称号;曹庵镇关工委、洞山街道新村社区关工委分别于2013年、2015年被评为省“双创建”先进集体。8家区机关部门关工委和31家民营企业关工委,各有5家被命名为区级先进关工委。

  【经常性教育】 每年“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爱党、爱国、爱军、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教育主题日活动制度化;平时思想道德、家庭伦理、遵纪守法等正面教育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经常化。2011年至2015年,全区共有各类宣讲报告团近400人,开展宣讲报告100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60余万人次。乡镇、街道“五老”宣讲报告团队成为区关爱青少年教育的主力军。

  【关爱活动】 区各级关工委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关爱的同时,积极配合工会、团委、妇联等群众团体,动员社会力量、对留守儿童、特困青少年开展济贫助困关爱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史院乡关工委与乡妇联等部门协调,组织农村妇女担任“爱心妈妈”与200多名留守儿童结队联系管理。全区有280名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五老”人员,结对帮扶留守儿童300余人。助学济困,曹庵镇、安成镇、史院乡三个关工委,相继建立“关爱基金会”,采用企业赞助、个人捐款、政府拨款、街头义捐的办法筹集资金,助贫助困。2011年至2015年,全区各级关工委共资助贫困生4869名,资助金额204万元。网吧监督,全区有“五老”网吧监督员130名,对50家较大网吧进行巡检,监督未成年人进入,每年寒暑假期间,各级关工委均组织“五老”网吧监督员进行突击检查,加大监督力度。公园街道关工委有13位网吧监督员,对辖区13家网吧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监督责任制。组织13家网吧开展依法审批好、执行政策好、制度落实好、凭证上岗好、安全措施好、拒黄把关好、经营协调好、团结互助好“八好”评比活动,调动“五老”监督员和网吧经营户两个积极性。

人民生活

  【概况】 2011年,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4968元,比上年增长17.7%。2013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1.1%和20%,五保户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12.1%和20%。201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7元,比上年增长8.1%。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24元,比上年增长7.4%。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城镇人民生活】 2011年至201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4%。2014年、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33.45平方米、32.8平方米。

  【农村人民生活】 2011年至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5%。人均住房面积由38平方米增长到46.24平方米。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