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工作 建言献策 专题调研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 > 专题调研
优化淮南营商环境 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时间:2019-01-23 10:12:50     来源:政协办
   打印   字号:  

  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举措,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拓展发展空间、厚植开放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务实措施。按照市政协“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协商活动的安排,田家庵区政协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辖区内宜生食品、嘉润生物、虫草源生物、鑫宏机械、尚家环保餐具、昊展防火门、颐贝服饰、王郢米面厂等8家民营企业开展调研,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就进一步优化淮南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田家庵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2017年全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19.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5%;新增民营企业2356家、个体工商户4700户,私营经济主体数量增长22.9%。332家“四上”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22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6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销售额超亿元8家,规模以上服务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4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产值超亿元6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引进来、走出去”,2017年全区签约落地重大项目36个,引进内资82亿元,直接利用外资605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500万美元。安成经济开发区、淮南现代产业园区17.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服务设施建成使用,万达广场、新城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项目正式营业,京澳广场、中环国际广场等项目持续推进。扎实开展实体经济“四送一服”,帮扶困难企业33家,推动解决土地、厂房、资金、能源等领域突出问题30项,兑现产业引导资金825万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实现了同城通办,简化了审批环节和办事流程。

  虽然我区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与发达地区和省内合肥、芜湖等城市的主城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平台硬件不够完善。受城区发展空间制约,且区级无土地规划权,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趋紧,不能完全满足民营企业项目正常用地需求。园区基础设施保障压力大,水、电、气供应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特别是在用电、用水高峰期,有时出现供电供水不稳定现象,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物流设施配套不足,缺乏集仓储、配送、货运、信息网络中心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配套物流基础设施。二是产业结构还需优化。我区的民营企业整体规模较小,亿元以上民营企业较少,尚缺乏领军企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小。工业企业多为煤电化工配套产业,产品单一,层次较低。因环保要求,区内数家化工企业停产整改,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战略性新兴产业块头不大、集聚度不高。农业规模小,第三产业传统商贸占比过高,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健康卫生、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比较薄弱。三是项目审批不够简便。项目审批程序繁琐,时间过长,一宗项目的土地从报批到摘牌短则半年,长至一年,还要经过环保、消防等审批验收,每一个项目审批时间都要数月甚至更久,造成许多项目迟迟不能落地投产。少数企业为了抢抓商机,未批先建,部分建设不符合要求,为以后手续补办、房产证办理、申请贷款等带来难题。四是融资渠道不够畅通。融资难、资金周转压力较大是民营企业反映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据了解,我区银行信贷更多投向大项目、大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显突出,部分企业转而通过社会融资途径获取发展资金,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五是人才技术较为匮乏。我区人才培养、引进机制还不够健全,吸引、留住人才的政策还不够有力,特别是对外地人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许多民营企业人才储备匮乏,科研人员数量不足,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不高。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占领国内外高端市场的核心技术支撑,在产业链延伸和上下游的衔接上,没有开展专业化协作和集群化发展。

  二、优化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旨在通过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安徽省也出台了《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意见》的要求,目标要把安徽省建设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淮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在未来发展中赢得主动、取得优势,必须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吸引聚集各种优质要素,打造新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田家庵区作为淮南市经济、商贸、科研、文教中心城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要立足更高站位,对标先进地区,主动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全区乃至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政府亲和力。政府和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真正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主导型向引导型转变。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办事流程,采用多审合一、多评合一、多验合一等方式,推行审批服务“一网覆盖、一次办好”,尽快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全程代办等便利化措施,提高企业项目落地效率。要进一步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现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经常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所需、所盼、所急,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是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对煤电化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延伸产业链条。建立接替产业扶持机制,制订出台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新兴产业企业在研发、土地、融资、用工等方面给予支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分工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部崛起战略布局,融入合肥经济圈,围绕增强区域性优势产业,加大资源联动开发力度,促进产业链分工协作,打造淮南市新的发展亮点。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平台承载力。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平台载体的交通、通讯、水电、燃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硬环境吸引投资,适当超前谋划,满足投资企业长远发展需求。加强用地统筹,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努力保障企业的用地需求。依托物联网,推进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发挥公路、铁路、水运交通便利优势,开发淮河岸线,规划建设现代货运码头,加快仓储、堆场、后勤服务等配套建设,搭建高效的现代物流平台,降低物流成本。从服务好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需要出发,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教育、文化、卫生、商贸等配套建设,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四是培植产业龙头,发挥企业带动力。注重扶优扶强,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企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突破技术瓶颈,尽快形成产业优势。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合作,降低信贷门槛,为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推动融资贷款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加大对企业的财政贴息补助,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缓解资金链压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推动企业改制、兼并重组,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让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走出去”参与市场竞争,扩大影响力,推动企业以商招商,形成更大的企业集群。同时,企业自身也应增强法律意识、诚信意识、环保意识,诚信守法经营,积极主动履行责任、回报社会。

  五是推进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内生力。要鼓励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部门要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指导,帮助企业申报专利、找准需求、提升规模。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设产学研基地和创新孵化基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积极拓展电商这一线上平台,推动企业与电商平台融合,构建线下线上互动发展的经营模式,进一步扩大销路、提升效益、打造品牌。

  六是健全人才机制,夯实人才支撑力。人才是发展之本、竞争之基、创新之要。要制定和完善人才优惠政策,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外来人才,留住本地人才。依托市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着力培养经济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人才信息库,为企业管理、研发、销售等需求提供支撑。利用田家庵区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培养大量技工人才,缓解企业用工需求问题。

  

  关闭页面
版权所有:政协田家庵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