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工作 建言献策 专题调研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 > 专题调研
关于“推进社区建设工程”的建议案
时间:2018-03-08 16:21:29     来源:区政协办
   打印   字号:  

  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和区政协共同制定了《2017年度区政协重点民主协商活动计划》(田办秘〔2017〕26号),将“推进社区建设工程”作为区政协资政会课题,列为区政协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区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自7月份启动以来,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街道、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加强社区党建、提升服务功能、发展社会组织、打造智慧社区等方面形成了28篇专题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田家庵区是淮南市主城区,共辖4个镇、9个街道、117个社区(村)。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区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完善社区办公条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拓宽社区服务领域,社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做到了三个基本到位。一是组织体系到位。社区党建持续加强,通过社区换届选举配齐配强了社区班子,积极开展思想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活动,强化了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培育发展社区自治组织,组建310支共2480人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为民服务。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推动我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服务社区居民。二是服务功能到位。开展“服务在社区、幸福在居民”主题创建活动,在所有街道、社区建立了“党群监督”、“生活平安”、“文化丰富”、“服务温馨”、“环境舒适”五大办公室,全面整合、完善社区各项功能。搭建“阳光村(居)务”网上监督平台,推动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得到了省市纪委、市委和辖区居民的肯定,在全省全市范围推广经验。三是保障措施到位。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改善社区办公条件,近年来投入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通过政府购买、租赁、共建等方式解决社区用房问题。2015年起,每个社区安排办公经费2.5万元,党建经费10万元。通过民主选举、公开招录充实社区工作力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学习,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应当看到,当前我区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第一,社区组织机制不够顺。一是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我区社区的党员队伍人员复杂,特别是老城区,下岗职工党员、退休党员、流动党员较多,导致党员管理难、党费收缴难、活动组织难。二是社区自治组织不健全。社区自治制度落实的还不够,部分社区缺乏社区居民代表会、协调议事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大部分居民没有或很少参加社区活动,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三是社区行政化倾向比较突出。社区承担的行政性工作过多,任务过重,无法更好地发挥居民自治组织职能。一些部门将工作任务分摊到社区,但相关职能并未下放,导致社区有责无权,有些工作很难推进。

  第二,社区服务水平不够高。一是社区公共服务不够丰富。各个社区主要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内容为主,存在服务领域不宽、服务内容简单、服务层次和水平不高等问题,居民需要的养老、托幼、保健、家政、文娱、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还很欠缺。二是社区权责不够明晰。居民办事需要社区出具的证明种类繁多,比如家庭财产权归属、亲属关系证明、工商户经营、个人历史情况证明等等,都要找社区盖章,导致社区干部与群众争执不断。目前尚无文件明确界定社区应当出具、可以出具或不能出具证明的事项范围。三是社区贫困人口亟待关注。目前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主要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城镇社区特别是老城区的低收入、生活困难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仅限于年节慰问,缺少相关扶贫政策支撑。

  第三,社区基础保障不够实。一是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我区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3个,600平方米以上社区16个,但大部分社区仅达到300平方米左右,特别是老城区、城中村少数社区工作场所十分简陋,影响了服务群众工作开展。二是经费保障尚显不足。当前社区每年经费拨款为2.5万元,除去水、电、网络、通信等基本费用,难以满足其他活动需要,并且资金的拨付较为滞后,往往由社区人员先自行垫支。党建活动经费属于专款专用,许多行政事务性工作费用无法列支。三是社区共建意识不强。一些社区共建单位意识淡薄,认为社区工作是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事情,和本单位没有多大关系,支持和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积极性不高。

  第四,社区队伍建设不够强。一是社区人员收入待遇偏低。目前,社区干部每月生活补贴平均在2000元左右,各项保险标准仍偏低。社区队伍结构复杂。工作人员中既有选举产生的,也有计生、社保等部门的对口管理人员,还有一些公益性岗位及聘用人员,工资、福利分别发放,待遇也有所区别,不利于队伍的管理。二是社区队伍不够稳定。社区的工作量大为增加,而社区工作人员数目没有或很少增加,人员缺额不能及时补充。有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调动随意性较大,影响了社区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三是培训力度还需加大。社区的许多工作专业性较强,而相关的学习培训力度还不够,不利于社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办事能力的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作为最基层的社区,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完善自治功能,提高居民自治意识,实现多元参与,是加强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为此,区政协专题调研组以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田家庵区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党建为核心,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1、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对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探索有条件的社区扩建党委,楼道建支部,单元建小组,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立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对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打破原有各单位之间的壁垒、分隔,形成社区议事协调新机制。出台社区党建经费使用办法,保障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2、理顺社区职责关系。认真贯彻执行社区自治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明确政府、街道、社区自治组织及相关机构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合理划分和确定社区必须承担、应该协助、可以委托的工作任务、服务事项,界定不该由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切实减轻社区负担。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申报准入制度,印章使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确保社区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增加社区工作经费。财政部门应及时足额拨付社区办公经费,根据社区工作需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结合社区规模大小、所辖居民户数多少,建立办公经费标准增长机制。政府职能部门需要社区完成的工作,应当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给予社区必要的业务指导和经费补贴。积极探索增加投入的长效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以单位共建、有偿服务和争取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4、完善社区基础设施。认真贯彻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纳入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计划,与项目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的有关规定,对开发单位未按照有关规定配足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的,应责令其限期依法补建。对已有社区未配置社区办公用房或配置不足的,建议由政府根据相关文件规定,通过购买、租赁、共建等办法统筹协调解决。

  二、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5、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志愿服务相配套,提供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覆盖全体居民的社区服务机制,促进社区服务向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社区公共服务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扶持等形式,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公共服务领域,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教育、保洁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义工队伍,提供公益性的便民利民服务。

  6、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坚定文化自信,以社区为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具有淮南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如《淮南子》、花鼓灯、剪纸、少儿艺术等,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居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文体活动广场、健身路径、公共图书馆等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定期组织开展社区文艺汇演、文体竞赛等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挖掘社区文化底蕴,培育壮大社区文艺队伍,形成特色,打造精品,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7、完善社区养老体系。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就餐、照料、医疗、保健、娱乐服务。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整合改造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用于养老服务。推行敬老储蓄模式,组织社区健康老人以老养老,互帮互助,把服务时间“储存”起来,当自己需要生活照料时,优先免费享受同等的服务。

  8、开展社区扶贫工作。社区贫困人口问题要引起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总体工作部署,研究制定扶贫政策,统筹推进社区扶贫。要依托社区摸清城镇居民贫困情况,深入了解贫困居民需求。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便民服务岗位和弱势群体服务岗位,将残疾人、社区贫困人群纳入社区就业范围,加强就业培训,做到以就业促增收,以创业促致富。

  三、以共治为引领,扩大社会多元参与

  9、健全社区自治组织。根据居民意愿,逐步建立健全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会、协商议事会等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定期召开会议、开展活动,履行好自治职能,使社区建设真正步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规范化轨道。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加快社会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制定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加入志愿者组织。

  10、深入推进共建共享。引导居民、物业公司、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完善物业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与配合。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驻社区的单位应该按照共驻共建共治原则,在人、财、物上对社区建设给予支持,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

  11、培育公民参与意识。通过举办公民讲堂、公开课等形式,加强公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的宣传,培养民众的自我治理能力、公民参与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社区应当主动加强与居民的联系,做到经常走访居民,提高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知度,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管自治意识。

  12、加强社区队伍建设。采取民主选举、公开招聘和部门下派等办法,把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工资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建立社区干部动态管理机制,结合社区实际合理设置岗位数,制定人员储备和招聘计划,以免出现岗位空缺而导致工作脱节现象发生。社区干部任期内一般不应频繁调整,抽调社区干部应与社区充分协商。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不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班,选派社区干部赴发达地区学习考察社区工作经验,不断增强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居民水平。

  四、以创新为动力,拓展社区服务空间

  13、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机构加快智慧社区建设。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优先构建智慧社区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等基础功能模块,加快形成智慧服务体系。加大数据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力度,建设跨域、集成、开放的社区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实现智慧社区信息共享。加强智慧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智慧社区信息化专项培训和管理,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

  14、加强“阳光居务”监督。借鉴村务民主管理的有效方式,推行居务民主管理、“四议两公开”制度,督促社居“两委”对社区财务收支、低保人员申报、廉租房租用对象初审、公益事业项目等重大事项实行社区党组织提议、社居“两委”商议、社区党员审议、居民代表会决议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让社居委权力规范行使。

  15、完善“网格”服务管理。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贴近式服务”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路子。推动网格扁平化设置,有效整合社区资源,推动社区工作重心下移,延伸社区公共服务。依托信息化平台,及时公开社区工作动态、服务内容、惠民政策等信息,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通过网格化管理,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城市秩序管理和重点人员管控,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关闭页面
版权所有:政协田家庵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