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田家庵区始终将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不断加强高校科研力量、创新资源与田家庵区六大主导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高度融合,在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以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例,“十三五”期间,我区认真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目前,农业科技特派员已对接服务我区所有行政村,覆盖率已达100%,对于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田家庵区作为淮南市的主城区和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辖区内驻有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人才资源、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但这些优势的科技创新资源对我区的经济发展贡献率不高、成效不明显。
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作为省属重点高校,现有教职工2215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4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拥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115”产业创新团队4个、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8个;拥有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平台47个。学校全面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牵头组建能源研究院,成立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成立上海健康研究院、南京智慧物联研究院、芜湖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安徽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研究院、能源革命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并与淮南市共建大学科技园。
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与企业对接渠道不畅。我区大型龙头企业和精深研发企业少,科技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高校院所的科技工作者与企业之间缺少直接有效的沟通对接机制;企业对高校的科研成果及转化应用了解不多,制约了科技成果的深度应用与产业化。
(二)产学研用合作落实不够。部分企业虽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但在核心关键技术工艺等方面储备不足,与同领域的高校院所缺少深度合作,在核心关键技术工艺方面进行联合研发较少。
(三)部分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本区企业主动寻求科技支撑的较少,外地的反而是络绎不绝,墙内开花墙外香。例:2020年,浙江湖州市吴兴区即与安徽理工大学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2022年12月14日,安徽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对接会首次在淮南市政务中心举行,与4家本市企业签约产学研合作。
三、意见建议
为加快我区“六大产业链”建设,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将高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为此建议:
(一)借力高校的创新资源优势,借鉴合肥等地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建立科技创新联动机制。探索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体性战略联盟,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需求传导型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组织企业与高校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科研合作,促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有机衔接,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
(二)借力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由区政府联合高校,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企业可根据创新发展需求提交申请,由科技管理部门发布企业科技特派员名单,明确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负责摸清企业技术需求、协助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协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等任务。可参照六安市的经验做法,充分利用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根据企业需求,在项目申报、科技创新等方面,校企协同,探索“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三)借力高校的平台资源优势,推进田区与安徽理工大学芜湖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建共享多元化的创新、研发、孵化、转化平台,通过平台组建相关学科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将应用研究的攻坚力量布局到产业发展第一线,与产业、园区紧密衔接,为我区产业创新发展赋能。可参照天长市的经验做法,主动对接省内外高校,共建科创平台,逐步形成“成果转化+转移中心+公共平台+科技金融”为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四)借力高校的校友资源优势,发挥校友会在招商引资中的独特作用,开创我区“双招双引”新局面。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已在全国各地成立了29个安徽理工大学校友会,主要是上海、深圳、苏州、杭州、无锡、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许多校友及校友创办(所在)企业在当地或行业内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田家庵是所有校友共同的记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这里度过,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情感。通过校友会平台进行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校友们联系广泛和掌握行业领域市场资源的优势,助推我区“双招双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