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皖北“四化同步”,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实践课题。“四化”同步发展,如果说新型工业化是强劲引擎,新型城镇化是空间依托,农业现代化是坚实根基,信息化是关键支撑,那么绿色可持续发展就是“四化”同步发展的亮丽底色。从“四化同步”的终极目标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绿色是高品质生活中最动人的色彩。从“四化同步”的发展过程看,新型工业化伴随大制造、大基建,环境容量是绕不过的坎:城镇化的提高,与之对应着公共环境配套设施的提升;信息化一定包含生态环境治理的智慧化;农业现代化需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一、田家庵区“四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短板
从田家庵区的“四化”发展的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着生态环境保护与“四化”互动的不同步点。2017年至2021年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以及2019年省级环保督察交办田家庵区的信访件共328个,其中涉及工业化问题36个,涉及城镇化问题272个,涉及农业化问题20个。具体表现为:一是工业化进程形成的产业与绿色发展不匹配。存量“两高”项目较多。比如曹庵现代产业园内众多机制砂、混凝土等建材企业多数环境管理粗放,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位于主城区内的双亭水泥、东盛友邦等企业“邻避”问题突出;赵圩、徐圩等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内众多“散乱污”企业屡禁不止。二是城镇化进程中环保设施滞后与群众需求不匹配。田家庵区境内虽有有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天,但部分地区管网和处理能力还是不能满足要求,城市污水溢流现象仍然存在,农村黑臭水体仍有待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品位、形象不同步,与人民群众对环境美好的追求不匹配。三是农业现代化生态产品与其价值实现不匹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现实路径,内在逻辑是通过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系统服务“盈余”和“增量”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GEP和GDP的双向转化。但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生态产品转化还不充分。
二、工作思考与建议
把握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联系,探索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路径,统筹区域同类问题综合整治,引导、优化、倒逼区域、行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典范,发挥“四化同步”并联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生态动能。
一是以调优结构为突破点,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严格落实国家政策要求,严把“两高”项目环境准入关。建议区政府出台绿色环保低碳产业融资倾斜优惠政策,推动绿色环保低碳产业向本地区倾斜发展,破解生态环境容量的局限。充分发挥“倒逼”作用,严格落实环保标准、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严格新上项目环境准入、倒逼新旧动能及时转换。开展“散乱污”清理整治专项行动,重拳严打“散乱污”企业、倒逼落后产能销声匿迹,严防“劣币驱逐良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二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突破点,聚力服务城镇化。深入实施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实施淮河岸线整治项目,打造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民,为“四化同步”提供丰富人力物力支撑。通过加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切实解决区域内生活垃圾、污水、扬尘、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问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镇辐射带动能级和承载功能,推动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等“多规合一”,切实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三是以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突破点,大力服务农业现代化。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统筹、系统治理,全面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提升,推进化肥和农药增效减量和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加大对生态系统的投入,通过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助力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让好产品的产地有好环境,从而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双向转化。
四是以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为突破点,大力提高环境治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丰富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和外延,“生态环境在线大数据”充分融入工业互联网+,建设“四化同步”的开放、共用、共享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体系,着眼增强科学化、信息化、智慧化,基于大数据运用,构建“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双向闭环的环境监控体系。加快推进区、乡镇(园区)、村(社区)三级环境专项监督长及村(社区)级环境专项监督员制度,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解决生态环境监督盲区、监督“最后一公里”、网络全覆盖问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制度保障。通过智慧环保、数字赋能,持续构建人防、技防、制防相结合的环境问题发现—交办—整改—督办—验收—考核机制,提升整改专业化水平,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打造成有显示度的亮点样板。
孙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