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田家庵总支
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结合本地区实际,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指标在全市均居于前列。但在创新驱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政产学研用”不够深入,科研人员利用率不高。目前,田区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家,省级创新平台13家,市级创新平台18家。全区33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与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协议,28家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实现了对接。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其研发团队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产学研互动协作不紧密,协同创新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科技投入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我区专利申请与授权连年保持全省市辖区“前十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67件,但成果转化率明显偏低。以农业科技为例,我区拥有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每个规模以上企业均有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区科技创新的一大亮点,但由于投入不足,成果推广、转化、示范的效果远没有得到显现。
三是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发不足,培育扶持的力度不够。民营企业,尤其小微企业科技人员少,缺乏人才、资金、市场风险评估及推广等,与发达地区相比,企业创新成本较高,仅靠企业自身实力来进行技术创新仍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政府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四是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方式不够。目前我区对科研人才的培育,只有“50之星”这一个渠道,难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引人难,留人难”问题突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严重匮乏。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一、聚焦重点领域,加快产业创新
加快田区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瞄准我区最有基础、最具条件、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无天花板的特色产业板块,通过政策支持、招大引强、围绕龙头企业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优化配置、降本增效和品牌战略等措施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使其成为我区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和辐射源。
二、创新智力引进,促进成果转化
区政府应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有效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我区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创办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导和支持合肥、南京、上海、北京等高校院所集聚城市的科技成果在田区的转化和产业化,赋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权,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收益比例。
依托省内外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等,建立各行业分类聚集的“人才智库”,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来淮开展科研攻关、项目合作和技术服务。
加大对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的引进和储备力度,给予到我区非公企业求职大学生适当补助,建立入聘我区中小企业硕士、博士毕业生购房补贴制度和人才公寓入住和租金制度等。
三、创新平台建设,增强服务保障
与经济发达地方相比,我区科技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相对较小,要想吸引人才进行科技创新,就要在服务上下功夫,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用优质服务留住创新者。要建设综合服务和配套设施完善的平台载体,既要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低廉化、品质化的物业办公等硬件设施,也要提供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创业扶持计划;要打造公共的“互联网+”政策、法规、技术、理论、市场一体化的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培养专业化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助推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三级跳”。要用好、用足各级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省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争取国家和省市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
四、创新政策试点,激活发展动力
一是在田区小微企业中,推行科技创新券试点工作,通过免费发放创新券、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形式,鼓励小微企业研发创新。
二是充分利用我区农业科技成果这一品牌亮点,试点特色创新小镇建设,在用地、财税、投融资、人才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措施。比如,与现有的各类支农项目和资金相结合,按照“渠道不变,集中投向,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使用现有的各类支农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发展优质专用品牌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尽快做大做强,并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等。
|